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从经济转型到政治转型——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对话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11-19 13:26

  从乐观的方面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有很大潜能:一是城镇化率仅54.7%,去掉1.5亿农民工,还不到40%。一个国家城镇化率达不到70%,城镇化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巨大动能。一个农民工转化成城市市民平均需要大约8万元投资,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推动是强大的。

  二是中国工业化近程还没有完成,东部一些地区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西部一些地方还是工业化初期,这也是巨大的潜能。

  第三,过去主要靠要素推动,尤其是投资和出口,现在这两大要素受到限制,因此,中央启动的创新驱动战略,无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这里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TPP有可能对未来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与过去加入世贸组织的口头承诺不同,TPP制定了许多硬性标准,达不到标准不让进来,比如金融自由化、人民币自由化、国企民营化、银行开放、新闻媒体自由等,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目前看都还难以达到。因此,创新驱动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会激发新的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加新的动能。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放在首位,这就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能。

  这样来看,未来中国经济仍然有可能保持15-20年的中高速增长。

  从忧虑的角度看,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经济潜能存在,为什么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在我看来,中国目前出现的问题表面看是经济问题,实则关键出在政治方面。甚至我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部分也许都不在经济层面,而在政治层面。市场化方向是对的,但改革起来难度很大,于是就出现深化改革的口号很响,实际改革的进程却阻力重重,收效不大。即使本届政府决心很大的简政放权改革,也是举步维艰。而在我看来,在目前中国的体制环境下,行政体制改革只能解决很小一部分问题,很难解决根本性问题,行政体制改革背后还是政治体制改革。

  这就是说,如果政治上摆不顺、腐败问题不解决、政府还这么强势与民争利、官民冲突依然频发、既得利益得不到遏制、官二代富二代控制大量社会财富,老百姓创新的信心何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只能靠加大政治改革力度才能有可能。给市场释放多大活力、给社会释放多大空间、给老百姓多大自由度,这决定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与后劲是否真的能够得到释放。

  《高见》:过去的改革很多是从地方大胆闯大胆试开始的,现在地方看不到活力和闯劲,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汪玉凯:上面不给政策,下面何来积极性?现在上下一条线,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比如深圳,完全可以弄个行政乃至政治特区。再比如地方和中央可以搞差异化治理,地方要大胆变革体制,可以从官员选拔制度开始,从体制内放开真实的选举,把基层先搞活,再推动上层改革。

  我所说的地方差异化治理,主要是指治理模式的创新。我的具体设想是,在地方可以考虑实行党政融合治理体制。比如省以下可以考虑构建党政一体化的体制架构。具体操作思路是:市县委书记不要兼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兼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后,等于把人大这个监督系统的作用大大弱化了。人大常委会主任应由人大选举出的领导人独立担任。但是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可以由一个人来担任。其产生的办法是:通过三条线产生出一个一把手来。首先是党管干部原则,党委要推荐合格的书记候选人,可以推荐四-五个书记合格人选,这几个人到市县党代会上去发表演说,你当书记以后准备怎么干,让党代会代表投票选举。得票多的前四位或者前三位到市县人大上去竞争市县长,这几个通过党代会认可的人,都可以当市县长,在人大会上,最后谁当选市县长,谁也是当然的市县委书记。这样三条线产生一个一把手,既体现党管干部原则,也体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其次,让一把手有组阁权,他提名副职人选和各部门一把手人选,按照程序由党委组织部门和人大批准。一把手有组阁权,但要承担连带责任。与此同时,将现有的党政机构整合,广东顺德搞了十多年,顺德经济总量比两个省还多,青海、宁夏加起来没有顺德多,它的党政机关共设置了16个部门,党委6个,政府10个,多数都是多个牌子一套人马,这样不仅仅能够大大减少人员,提高效率,更能够使我们的治理体制更加符合共产党执政,党的领导。

  第三,这种新的治理模式,也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对主要领导人难以监督的尴尬。比如说,纪委和人大是两条线来共同个监督一个一把手,纪委垂直领导后,不受本机党委书记制约,可以监督书记;人大主要监督市县长。两条线,实际上都在监督一把手。这样我们这锅水就开了,从根本上改变重要官员选拔的机制,也比较容易解决主要领导只向上负责,不向下负责的问题,也有可能比较好的解决拼资源、拼环境的问题。

1 2 3 4 5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