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十三五”形成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末期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将超过47%。从现实来看,自2013以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升级的态势初步形成。预计今年年末服务业占比将达到50%左右,比“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提高了3个百分点。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十三五”服务业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55%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实现倍增,占GDP比重从15%提高到30%。
(3) “十三五”以服务业主导引领经济新常态。总的看,我国尚未形成经济新常态,且正处于走向经济新常态的关键时期。
一是形成7%左右增长的新常态。过去10年,我国服务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来经济增长0.43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如果服务业增加值继续保持9%~10%左右的年均增长,将带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加上农业、工业的增长,将为我国实现7%左右增长的新常态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形成新增就业不断扩大的新常态。2008年,我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就业80万人;到2013年,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就业170万人。这表明,服务业占比的提高是解决新增就业的关键因素。“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按年均10%测算,每年新增就业达到1000万人是有条件的、有可能的。
三是形成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我国能否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上取得重要突破,主要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能否快速发展。为此,以研发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是形成新一轮创新创业潮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将为创新创业开辟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是形成利益结构优化的新常态。服务业就业比例达到50%,即到2020年随着服务业主导地位的确立,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将不少于4亿人,由此带动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加,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达到35%~40%。
五是形成绿色发展的新常态。如果202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5%,能源消耗量将下降14%左右,SO2将减排18%左右。
2.形成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消费型驱动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十三五”消费升级扩大的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0%左右,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左右。第二,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模式趋势性变化,即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十分突出。按照国家老龄委的估算,现在老年人的当期消费至少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需求潜力。但是,由于产品供给短缺、服务水平上不来,年实际消费大概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第三,人口结构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拉动消费。第四,消费个性化、多样化推动服务型经济加快发展。
(2)“十三五”消费总量有望实现倍增。主要表现在:一是预计最终消费率将从2014年的51.2%提高至60%以上,居民消费率达到50%左右。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之中,由1978年的48.8%降至2013年的36.2%,而政府消费则相对稳定。二是预计消费总规模有可能从2014年的30.7万亿元扩大到2020年的50万亿元左右。
(3)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为54.4%;到2020年,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60%以上,搞的好,甚至可能高于60%。这表明,13亿人的大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不仅将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与转型升级趋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第一,服务贸易比重低。从国际比较看,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12.3%,而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例达到20%,低于全球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目前,中欧的服务贸易占双方贸易总额的比重仅有12.5%左右,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只有0.8%左右,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按《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中欧贸易额到2020年达到一万亿美元的目标,如果中欧服务贸易比重提高到20%,双方服务贸易将达到2000亿欧元的规模。只要打开思路,打破服务贸易对我国的管制,在服务经济、环保、制造业技术等方面对我国放开市场,中国将给欧盟提供巨大市场空间。第二,经济转型升级对服务贸易依赖性加大。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对服务贸易提出新的要求。
(2)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加快服务贸易强国进程。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十三五”从服务贸易大国走向服务贸易强国,重在加快服务贸易开放。总的判断是:“一带一路”是以扩大自贸区网络为目标,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以基础实施建设为依托,是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总抓手。
(3)把加快服务业开放作为双边、多边自由贸易重点。建议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主动权,推进国内自贸区“提质扩容”,以促进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双边多边自贸区建设,以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为重点形成国内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平台,到2020年,服务贸易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网络,扩大双边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打破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壁垒
适应经济转型的改革路径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短期内政策刺激的“托底”作用十分重要,甚至起决定性影响。同时,政策刺激既要着眼短期,更不要为中长期埋下更大的隐患。关键在于激发市场活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主要不是靠政策刺激,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适应发展趋势,在制度创新中发挥政策的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