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九次会议。4月28日,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纪恒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并讲话。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我省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实施意见》等3个关于加强审计工作和审计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听取了我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方面以及昆明市、大理市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会议要求,一要推进审计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推进审计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完善对审计机关的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审计对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严肃财经法纪、推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的重要作用,不给权力的任性留下一丝空间。二要建立汇报改革举措落实情况机制。将适时安排各专项小组、牵头部门和各州市在省委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上就重点改革举措推进落实情况作汇报,选择部分重要改革试点县区市作汇报,把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晒出来"、比一比,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三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任务落实。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推进各项改革举措早落地、见实效。要围绕经济结构的制度性问题推进改革,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坚定不移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科学组织实施改革试点,加大督查落实力度,营造改革良好氛围,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各专项小组、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实,把今年的改革要点、重大改革事项和台账任务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六、浙江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打造"丽水模式"。丽水抓住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机遇,大力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 三大工程,为全国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实现普惠金融闯出了一条新路,打造了农村金改的"丽水模式"。一是创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信贷支农。为发挥丽水的林业资源优势,有效解决农村贷款抵押难问题,2006年以来,丽水市依托"三个创新"(即创新流转平台、创新贷款方式和创新配套机制),将金融创新与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9个县(市、区)建立了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林权交易中心、林权管理中心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机构的"三中心一机构",全面推广"林权IC卡"制度;在省内创新推出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三种林贷新模式;通过实行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和业务考核等政策,调动各金融机构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在全国率先形成了"机制最健全、运作最规范、品种最齐全、受惠最广泛"的林权抵押贷款"丽水模式",有效激活了全市丰富的林业资源,实现了"青山变金山、资源变资本、林权证变贷款卡",形成了"农业发展、林农实惠、生态保护、资金安全"的多赢局面。二是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为农。丽水市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问题,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推进信贷产品创新,在成功试验林权抵押贷款后,指导辖区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农房抵押贷款、茶园抵押贷款、石雕抵押贷款、香菇仓单质押贷款等支农金融新产品,积极探索了企业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新形式,有效拓宽了农民的融资渠道,有力支持了广大农民的创业热情。积极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努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展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小额贷款信用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发展林业、茶叶、香菇、杨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品种,进一步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农村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信用惠农。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和授信工作,把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评定"三联评"作为关键环节,把完善和推进联保贷款模式和"林权抵押"、"农房抵押""三联动"作为主要突破口,通过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形成破解农民贷款难的工作合力,走出了一条符合丽水实际的破解农民贷款难的新路子,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的地级市,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由当地人民银行管理的市、县两级事业单位性质的金融服务中心,搭建起农户信息管理的长效机制。四是全面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支付便农。为解决农村银行网点少,农民取钱难的问题,丽水市按照"行政推动、涉农银行机构分片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地级市为单位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试点。该项工作由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信社分片包干,在行政村选取商店设立服务点,布放专用POS机,通过刷借记卡让农民就近支取养老、医保等涉农补贴资金,享受最急需、最基本的支付结算服务,从而有效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解决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目前,已完成全市2114个行政村的布放,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全覆盖。五是开展保险服务民生示范区建设--共建保农。出台了《关于开展保险服务民生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与浙江省保监局共同签订了《推进丽水保险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深入开展政保合作,并率先在全国开展学平险创新试点,扎实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对引进保险资金参与地方建设作了积极探索,努力将丽水创建为保险服务民生的全国示范区和保险服务地方经济的模范城市。
七、济南"4+4"容错机制为改革兜底。为鼓励广大党员干部敢想敢干、敢于担当,济南市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为想干事、会干事的党员干部免除后顾之忧。一是开绿灯、兜住底。弘扬敢为担当者而担当的政治品格,客观看待和正确处理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问题,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以相关事实为依据,以制度规定为准绳,对单位和个人在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中,特别是在关系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中,出现的工作失误或无意过失,给予减轻或免除相关责任。二是4免责、4容错。除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外,符合以下4个条件的,可免于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精神的;按照实际情况经过民主决策程序的;没有为自己、他人或单位谋求私利的。"经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可在4个方面予以免责: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察考核中免于扣分;在单位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免于扣分;需追究党政纪责任的,根据党政纪相关规定和程序可酌情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对免于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不影响其提拔使用。三是7申请、3认定。单位和个人因工作失误受到追责时,可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免责申请。单位或个人认为符合免责条件的,应在启动问责程序后7个工作日内,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按照干部干管权限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申请后,将及时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作出认定意见。认定结果将在3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反馈并予以答复解释。四是严纪律、划界限。正确辨别失误过失与违纪违法的情形,决不允许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决惩治借改革创新之名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假公济私以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中共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5月6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