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改革动态第6期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09-25 14:28


  六、镇江市强化医疗卫生改革。镇江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坚持三医联动,注重城乡统筹,实施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的各项重点改革,积极构建区域健康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快健康镇江建设,增进区域健康水平。一是推进健康镇江2015行动。制订《健康镇江2015行动方案》,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促进模式。建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综合防控机制。二是加快智慧健康建设。成立智慧健康研究院,制订并落实智慧健康“2411”总体规划,发挥了市县两级大数据平台、医疗卫生四大信息系统作用,实现了“12320”、网络、微信、数字电视等预约挂号及健康档案查询。4个辖区建成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规范达标建设,筑牢卫生服务网底。一是调整区域卫生规划。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整合城乡医疗资源。主城区二级医院全部转型成专科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二是完成规范达标建设。三是深化基层综合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政策,加快人事、分配制度等改革。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巩固分级诊疗机制。一是技术下沉,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区政府建设、医疗集团一体化管理,大医院与社区分工协作、双向转诊,开设康复联合病房。二是人才下移,按照服务人口0.2‰-0.4‰的比例增加乡镇卫生院编制,专门用于公开招聘执业(助理)医师。大医院常态化派遣医师到基层坐诊,开展全科、住院医师培训。三是管理帮扶,在全市广泛开展“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服务,推进“健康服务零距离”活动和网格化管理。发挥集团载体作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市政府委托卫生局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医疗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市卫生局履行“管医”职责,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医疗集团履行“办医”职责,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集团院长负责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二是促进资源整合。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实施门诊“一站式”导医、弹性排班制、无假日门诊和全日制专家门诊,广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电话随访等便民服务,居民满意率达95%以上。四是强化行业监管。以公益性指标为主,加强公立医院4大类20项指标绩效考核,结果用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院长年薪、医院总薪酬管理等。实行年薪制、特殊津贴制、协议工资制等分配方式。实行全员聘用制,院长、科主任、医生逐级聘用。建立医疗责任、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组建医患纠纷矛盾调处中心,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加强保障制度建设,提高群众保障水平。一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社会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补偿比已达87%。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并轨运行。二是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社区药品取消差价,统一集中招标采购、配送,统一由医保结算。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完成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多元投入整体推进,保障医改良性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政府主导,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二是促进社会资本办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三是深化医药价格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在全市二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医药价格“四降低一提一试行”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逐步理顺医药服务价格,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 2 3 4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