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质量强市 ‘县’场直播”——昆明市2025年探索质量强县建设新范式线上研讨活动在昆明市融媒体中心举行,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现场访谈”的形式,生动展现昆明质量强市和质量强县建设的创新实践。
呈贡区 数智赋能 “链”动产业未来
直播首站聚焦以“数智赋能”驱动产业变革的呈贡区。从推进数字化交易的斗南花市,到全球认证的“灯塔工厂”云南白药智慧工厂,呈贡区的质量提升路径清晰可见。
“我们立足生物医药和花卉两大优势产业,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核心做法就是‘以链主带全链’。”呈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久前入围全球“灯塔工厂”的云南白药智慧工厂,为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数字云花”大数据平台让花卉产业从种植到交易各个环节都有“数”可依。通过数字化转型,呈贡区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呈贡区作为昆明市唯一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区)培育建设创新试点的区域,在昆明质量强市建设中扮演着“数字创新枢纽”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昆明质量在线”线上平台,在呈贡区设立多个“昆明市质量和品牌服务中心”线下站点;指导呈贡区推动斗南花卉等产业制定国际标准;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依托,构建“政产学研用”质量提升培育教育基地;以云南白药为依托,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成立“昆明市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通过一系列举措,助推呈贡区打造质量强国战略在西南边疆的标杆示范区。
嵩明县 协同智造 夯实产业根基
镜头转向嵩明县,这里展现的是硬核工业的质量突围之路。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整机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嵩明县形成产业强链的生动范例。
通用技术昆明机床公司质量负责人介绍,作为嵩明县制造业链主企业,公司积极参与“质量创新联合体”,联合上下游企业及科研院所攻克“卡脖子”技术,通过数字化质量管控带动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其创新项目实现了进口替代,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直播还探访了昆明高海拔电器检测有限公司,了解在高原地区如何通过专业精准的检测解决“电器高反”问题,以及在企业设立的“质量在线”一站式服务平台运行情况。
嵩明县依托专业机构设立质量和品牌服务中心,这类质量基础设施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锚点”。本地服务中心能提供“家门口”的检测、认证、咨询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的成本。嵩明县的“内外协同”模式系统性强,对内通过“质量创新联合体”解决单打独斗问题,对外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禄劝县 绿色引领 守护生态价值
直播最后带领观众“呼吸”了一口来自“绿色药都”禄劝县的清新空气,探索“产业+生态”双提升的质量发展之路。
“中药材的最高质量,一定源于最优质的生态环境。”禄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禄劝县推广林下、仿野生生态种植,守护药材生长的“第一车间”。同时,通过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全面推行GAP(良好农业规范)基地认证,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打造“禄六味”等区域公共品牌,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市场认可的质量价值。
禄劝的“绿色+标准”模式为全市特色农业质量提升提供了经验,例如通过标准化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通过打造绿色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禄劝实践精准破解了农业质量管理三大难题:用“标准化种植”破解“过程非标”,用“生态化模式”应对“环境复杂”,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主体分散”,形成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禄劝样本”。这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目前,近5万户农户通过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实现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本次线上研讨活动落下帷幕,昆明的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建设正沿着数智、智造与绿色的轨迹稳步向前。在质量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昆明将进一步挖掘、帮扶更多企业打造质量提升样本,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