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新长征路上的禄劝脱贫策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6-03-07 09:11

  新长征路上的禄劝脱贫策 一户一法 重在“造血”

33211457284959853

  马鹿塘乡上火房村搬迁安置点,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土地平整。 记者周密摄

  3月3日至4日,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踏上前往北部大县禄劝的道路,2016年首个“全媒体走基层”活动开始。两天时间,在1000多公里的颠簸、曲折、迂回中,看着一栋栋现代式的两层小洋楼拔地而起,一个个致富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禄劝则黑与马鹿塘两个省级贫困乡党员干群誓甩贫困帽的“大山精神”呼之欲出。

  “距离2016年12月31日还有299天15时35分56秒…55秒…54秒…”,偌大的“脱贫摘帽倒计时”电子屏挂在禄劝县委办公楼大厅中央,每当秒针扫过表盘一圈,禄劝处处就发生着变化,每分每秒的改变正在发生,我们关注的眼睛也时刻不移。

  通途新房建起农户希望

  蜿蜒的山路时窄时宽,像盘在深山的巨龙,路边的华山松郁郁葱葱,洒下一片清凉。全媒体一行在罗婺的青山翠柏中,辗转135公里来到则黑乡。则黑位于禄劝县城东北部,乡境内山峦起伏,最高海拔2340米,最低海拔746米,气候十里不同。禄劝县农林水中心主任赵文印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则黑乡老书记刘绍伦带领村民在糯谷坝种下一万六千多亩华山松,这片林子不仅绿了青山,也为当地带来无穷的旅游财富。

  民安乐村距离则黑乡政府5公里,但绵延的山路时而颠簸时而急转,到达用了近40分钟。进到村庄,道路两旁堆满了盖房的砂石和水泥,村民老陈正忙着从手扶拖拉机上卸砖头,麻布手套已被磨出小洞,汗珠顺着额头流到脖子,只用衣袖随便一擦又接着干,“春节刚过,盖新房的钱就拿到了手,家里的表弟、侄子都过来帮忙,太阳再晒也不觉得辛苦,心里甜嘛。”随便说了几句,老陈又忙活起来。“乡上为我建了两个羊圈,补贴5000元,现在有39只羊。”来自羊槽村一、二组的朱华能、聂向国欣喜地说。二人的欣喜,始于去年10月28日,他们与市委书记程连元结成了对子,还拿到了程书记的“结对帮扶门牌卡”。“如今牛羊齐全,合作社以每只羊2000元收购,脱贫不是梦。”朱华能说。

  91公里外,平均海拔2700米、2万人口的马鹿塘乡,脱贫摘帽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在马鹿塘乡政府,一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脱贫攻坚牌赫然醒目。一匹骏马拉着一个圈向前奔驰合成个“16”形状。马鹿塘乡党委书记李本雄介绍,前面红色的马代表党,绿色的圈代表人民。过去的马鹿塘精神是“不等不靠不要”,而新的马鹿塘精神则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马鹿塘人民“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蓝瓦白墙有线条,屋顶斜面两头翘,墙壁画彝族图腾”。在马鹿塘上村易地搬迁安置点,一片平坦的阔地已经备好。上村村组长陈开亮介绍,5月底,这片地上将耸立起一栋栋两层的独立式小洋楼,易地搬迁涉及这里的91户村民。家住上村的张宗发今年已70岁,出门基本靠走,锅里常年只有豆腐青菜,一匹骡子用来拉运东西,每年一千元的养老保险还不够老两口看病吃药。家里的土坯房矮小黑暗,晒不到太阳的屋里有浓浓的霉味。“这样的房子已经不能再住。搬了新房就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叫回来,学着别人养点猪、鸡。”望着山脚的平地,张宗发一个劲地说好。

  产业调整填满农户粮仓

  从则黑乡政府到海拔2200米的卡租村,沿途13公里的路面平整干净,却常有黑山羊群路过。主人的皮鞭挥一下,羊就跑几步,脖子上的铃铛甩得“叮叮”响,不一会儿就钻进林子不见了。赵文印介绍,则黑乡卡租村传统经济作物以烤烟和玉米为主,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2012年调整产业结构,开始种植漾濞核桃,从最初的200多亩发展为现在的16000余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80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核桃种植户每年还能享受260元的退耕还林补贴。

  马鹿塘乡到新酒房村山路狭窄,左侧是悬崖、右侧是绝壁。才到半山,远处一个个白色大棚仿佛雪莲开在山中,高原特色种植合作社(蔬菜大棚基地)在这里落地。大棚基地是马鹿塘乡特色种植合作社试点之一,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波棱瓜。蔬菜一年三种,9亩每年可收益13.5万元,51亩波棱瓜收益能达163.2万元。大棚租金、种苗预算由政府扶持,整体承包给新酒房村小组,24户群众参与土地入股及劳务输出。合作社由农户推选出的5名致富带头人成立理事会统一协调管理,最终收益按四成集体所有、六成股民所有来分红。

  马鹿塘剌梨树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里,18只憨态可爱的梅花鹿在这里安了家。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8月,有草场10亩、养殖房3亩,7只雄鹿、11只雌鹿,总资产约80余万元。在1年多的养殖实践下,合作社将扩大饲养规模,覆盖剌梨树村周边村小组,带动黑麦草及其他饲草的种植。(昆明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星宇 钟士盛报道)

  进展

  新建农房917户

  下拨贷款5700万

  本报讯 昆明报业全媒体记者钟士盛报道 2月17日,禄劝吹响脱贫摘帽首个“百日会战”号角后,截至2月26日,宜居农房开建917户,占总量的21.19%;917户中,完成主体结构建设的有352户;下拨易地搬迁贷款5700万元。

  3日,禄大路沿线农田的油菜花已经绽放春的金黄。各种中小型渣土车、挖掘机,顺着“禄劝的大动脉”,正不停歇地将沙石砖块提前拉到各乡镇工程项目建设现场。

  “必须赶在雨季之前,要确保5月底完成整个百日会战第一阶段基础设施项目总量的80%。”县委常委、副县长马责说,今年,禄劝需完成51个重点村易地扶贫搬迁和7000多户农村安居房建设任务,但这项任务完成时限并非303天。“要刨除雨季和工程项目本身耗时,留下的时间真不多。”马责说,如今全县已明确39个沙石采集场,确保工程建设能就地取材,加快进度。

  底数清,才能全覆盖。2月20日起,禄劝全县总动员,群策群力,以精准为目标,县残联、县卫计局协调县第一人民医院、忠爱医院,分组赴各乡镇(街道)开展社保兜底初筛工作。至3月2日下午,全县各乡镇、街道3920多人的初筛工作完成,做到一个不漏、应保尽保。

1 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