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2016改革动态第3期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6-02-01 15:06

  三、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六次会议。1月14日,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纪恒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纪恒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举措,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构建发展新体制,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严明责任,抓好改革力度的强化、改革程序的规范、改革节奏的掌控和改革质量的提升,进一步破解事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主动出击、贴身紧逼、精准发力,努力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把改革的大厦稳稳地矗立起来,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会议要求:一是要加强政党协商。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确保政党协商规范有序、务实高效、充满活力;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民主,在各种观点交融互鉴中凝聚最大共识;要强化政党协商意识,推进政党协商实践,支持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协商水平。二是要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全省各级各地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完善城乡社区协商,拓宽协商范围和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三是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遵循医学科学规律,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要在"强基层"上下功夫,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努力使基层社区、乡村的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群众就医的首诊之地,解决基层"接得住"的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建立相关协调机制,以多种形式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会议就进一步做好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是抓紧制定2016年改革工作要点。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抓紧制定《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提出年度台账任务和重大改革事项任务分解,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次序,重点推进,促进改革在更宽的作业面、更深的掘进区持续推进,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二是拧紧责任螺丝。把不同改革责任主体的主体责任划分清楚,坚决落实到位,拧紧每一个螺丝,提高履责效能,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配合,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三是完善改革落实机制。把提高改革方案质量作为重中之重,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全面提高领导改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加大改革实绩考核权重,加大督察工作力度,促进改革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四是加强改革宣传引导。深入解读出台的改革政策举措,积极宣传改革新进展新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四、浙江全面启动县域经济综合改革。近期,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开展县域经济体制改革意见》,提出了五方面改革任务,全面启动实施综合改革。(一)全面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一是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特点,综合考虑亩均产出、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等指标,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二是完善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推进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调整,倒逼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三是建立区域性要素交易综合平台,推动土地、排污权、用能、碳排放权等资源要素自由交易、市场化配置。四是在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全面建立财政奖惩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生态补偿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机制。(二)全面推进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机制。一是建立以空间准入、行业准入和项目准入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准入制度,促进产业向主平台集中、项目向重点产业集中、要素向优质项目集中。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准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符合产业投资项目准入标准的新建项目,在供地、融资、排污权指标、能耗指标、审批服务、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二是建立以"四换三名"为核心的企业分类指导制度,激励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退出。三是建立"五化联动"的企业自主创新服务机制,大力推行"创新服务券"等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推进公共科研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三)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全面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和鼓励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以"充分活权"全面激活农村沉睡资产。二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形成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和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四是建立供水、公交、污水、垃圾处理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行机制、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四)建立健全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事业投资经营公平准入竞争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国有和民办社会事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三是创新完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领域回报机制。(五)全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制度。一是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到市、县(市、区),下放一批市级管理权限到县(市、区),基本实现市县同权,切实提升审批效率。二是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并联高效审批机制,探索开展自土地转征用审批至施工许可全流程50天高效审批试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三是积极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改革试点,完善试点地区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的负面清单制、准入标准制、企业依法承诺制、备案制等制度,鼓励其他地区探索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相关办法。四是建立完善投资项目网上审批机制,加快浙江政务服务网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投资审批等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五是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对监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强化现场监管,推进协同监管和综合执法。六是加快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出台中介服务目录,推进中介机构与机关事业单位脱钩改制,实现网上中介市场或相对集中中介超市全覆盖。

1 2 3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