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2016改革动态第2期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6-02-01 14:57

  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五次会议。2015年12月24日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纪恒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纪恒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突出完善制度,突出督察落实,推进各项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各项改革任务开花结果,不让改革举措"堵"在路上,不让改革红利"截"在途中。要抓紧完成2015年各项改革任务,做到全程跟进、全程负责、一抓到底。要认真谋划2016年改革大计,尽快提出2016年度的工作要点、台账任务和重大改革事项,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扎实开展督查考核工作,实现以督促行、以督问效。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改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关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指导意见》等6个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配套文件、《云南省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云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云南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贯彻〈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实施细则》、《云南省关于贯彻落实〈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的工作方案》、《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玉溪市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会议要求:一是要改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省人大常委会及有关委员会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把听取、审议和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同审查监督政府、部门预算决算工作结合起来,同推动审计结果运用、责任追究规定和各类法定监督方式结合起来。省级有关部门切实落实整改责任,加大公开力度,强化结果运用。二是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三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要一手抓农村改革,一手抓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要科学确定年度重大改革事项和试点事项,实行项目责任制,推动农村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要建立"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社会参与,搞好乡村治理,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四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金融支持创新机制。要用好评价激励"指挥棒",使科研人员获得与科技创新劳动和贡献相匹配的合法收入。五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抓紧研究出台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六是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实行"零容忍"。七是要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促进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不断提升我省污染治理水平。八是要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玉溪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要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力争取得更大成绩、造福广大群众,在全省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省级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大力支持改革试点,认真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护人才队伍培养等实际问题,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扎实推进。

  三、天津建立简政放权"十个一"管理体系。近年来,天津创新推出"十个一"管理体系,通过内部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实现了更加精细化的无缝隙管理,既解决政府内部行政成本较高的不合理问题,同时为市场、为群众提供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一枚印章管审批。封存109个印章,启用1枚行政审批专用章,重点解决"权利碎片化、审管不分、以审代管、服务效率不高、投资贸易不便利"等问题。一个部门管市场。工商、质检、食药监"三合一",成立市场监管委。虽然精减了机构,但职责并没有减少,消费者只需打一个电话就能反映问题。一份清单管边界。率先在全国将非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全部"清零",向全社会公布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将行政许可权利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一支队伍管全部。授权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为独立执法主体,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主要涉及城市管理、水务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管理等。一个平台管信用。将全市56个部门信息连通,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市场主体分为"良好""警示""失信""严重失信"4个类别,向社会公示并实行分类监管,使"守法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处处受限"。一份单卡管通关。推进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建立京津冀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工作机制,实现"一份单卡管通关"。天津企业在首都机场通关的货物,今后可直接在家门口申报货物进口,而不必再到北京海关报关。企业的货物将从三次运输和装卸减少到1次,通关时间至少节约8小时,途中运费可降低约30%。一套体系管廉政。运用"制度加科技",建立一套从标准到程序、从外部监督到系统监管的完整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一个号码管服务。整合全市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53个服务热线号码到8890热线,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一张绿卡管人才。建立人才绿卡制度,简化居留、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审批流程和手续,一张"绿卡"办成事。一包方式管培训。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服务方式,针对不同培训需求,开发1000多个"培训包",提升技能培训实际效果。

  四、清远市推行"三个重心下移"乡村治理改革。广东省清远市通过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激发农村发展活力。2015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吸收了清远农村综合改革中"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经验,将清远的探索变成了中央决策。一是完善扎根群众的村级党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建设重心下移。从2013年开始,清远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推动基层党建根基延伸到最基层,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由"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调整为"乡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在行政村一级建立党总支,在村民小组(自然村)及其具备条件的村办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建立党支部。截止目前,全市在行政村一级成立了1013个党总支,在村小组(自然村)成立了10058个党支部,扩大了党在农村基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贴近党员群众,党组织及时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零距离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密切了党群关系,也给许多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平台。二是完善民事民治的基层自治组织体系,推动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清远以英德市西牛镇、连州市九陂镇、佛刚县石角镇为试点,探索村委会规模调整,缩小村民自治单位,将现行的"乡镇-村(行政村)-村民小组"调整为"乡镇-片区-村(原村民小组、自然村)"。在乡镇下面根据面积、人口等因素划分若干片区建立社会综合服务站,在片区下依据集体资产、地缘血缘关系等因素,以一个或若干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单位设立村委会。将行政村自治改变为自然村自治,村委会下沉到了自然村、村小组一级,还在村民小组(自然村)一级建立14554个村民理事会。通过推进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村民对于本村的发展和治理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意识大大增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热情明显提升。三是完善便民利民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清远以解决群众办事难为切入点,在县域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在县、镇建立社会综合服务中心,在行政村一级全面建立社会综合服务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实现三级服务平台无缝对接,通过联网办理、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代办员制度等措施,开展全程代办服务,由群众跑腿变成干部跑腿,为农民提供8大类108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截止目前,清远全市在行政村(片区)、社区建立了1100个社会综合服务站。

1 2 3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