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西山警方“严纪律 转作风 树形象”结出累累硕果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12-24 09:21

  一张台胞证

  “只要自己尽到了工作职责,把群众当亲人,群众自然会依赖民警、信任民警,作风和形象,体现在身着警服的我们一举一动中。”在西山区委政法委订制发放的“严纪律、转作风、树形象”学习笔记本上,西山区公安分局滇池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彭捷莉写下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她是那么想的,也是那么做的。一张同事在十多天前为她拍摄的照片,正说明了这一点。

  照片拍摄于凌晨5点的长水国际机场,照片上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而彭捷莉正蹲下身和老太太有说有笑。“那是马琼芬奶奶,83岁了,是我们辖区居民,那天是送她回台湾。”

  彭捷莉刚刚成为社区民警的时候,一次入户走访中认识了这位来自台湾,过着“候鸟”生活的独居老人。老太太今年83岁了,生长在昆明,19岁时嫁到了台湾,因为留恋家乡的风物和气候,近几年她总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来昆明,居住在儿子为她购置的房子里,天气变冷或者需要看病的时候就回台湾。老太太不识字,常常犯糊涂,因为几名子女都在美国和台湾工作,她身边也没人照顾,作为社区民警,每隔几天上门探望,或者电话联系,成了彭捷莉的日常工作之一。

  近几个月老太太身体不太好,想回台湾看病,可当彭捷莉帮她准备证件的时候,马奶奶却说自己的台胞证被小偷偷走了。“小偷偷了我的证件和东西,还在厨房做了饭。”彭捷莉认了真,生怕老人家丢了其他重要物件,把情况向派出所反映。民警上门查看了各类痕迹,排除了家里被盗的可能性。“原来是她自己又犯糊涂了。”老人家不识字,在帮忙联系好马奶奶在台湾的亲人后,彭捷莉又带着她到相关部门开具证明,补办了台胞证。

  马奶奶的邻居说,彭警官都快赶上她的亲闺女了。存折丢了,是彭警官带着办的,老人家病了、摔了,邻居们都存着彭捷莉的电话,总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她。  

  出发的头天晚上,彭捷莉再次致电马奶奶的孙子,确定了航班号,凌晨4点起床到了老人家里,帮忙确认行李和证件,把老人家安全送到了安检口。

  “现在由于一些负面事件的发生,很多老百姓对警察颇有微词,虽然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既然身穿警服,就要身体力行。希望通过我自己一点点的努力,能让辖区的群众了解民警、信任民警,一点点树立起让大家满意的警察形象。”彭捷莉说。

  一封感谢信

  前卫派出所收到了一份来自居民的感谢信。信在同事间争相传看,也成为全所“严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和范本。

  “张师太敬业了,我要以他为榜样。”新来的年轻警察羡慕地说。“老张十多年来都非常尽责,我也要对照学习审视自身的问题。”相处多年的老同事诚恳地讲。

  西山区南坝路216号是牛奶公司宿舍,里面居住着140多户居民,大多是孤寡老人、下岗职工。自牛奶公司企业改制后,小区就没有了物管。日常管理成了难点,卫生、治安环境较差,多数房屋均已出租,成了前卫派出所辖区的一大难。水费、电费、垃圾费怎么收?小区卫生谁来打扫?治安防范怎么办?一时间,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在无人出钱、出力、出主意的情况下,大家一致想到了派出所。

  就这样,前卫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忠华主动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下药需对症,解决问题还是得先听诉求。很快,由张忠华牵头,召集了居民代表了解大家的需求和困难,并积极争取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帮助这个无人管理的小区重新恢复正常。通过细致工作,他发动了3名积极性较高的下岗职工,兼职成为小区的义务治安员。有专人看护,小区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在社区民警张忠华的引导下,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小区是我家,大家爱护它”的行动中来,最近几年,小区几乎没有发生被盗刑事案件。逐步成为了治安良好的小区。

  今年11月8日,牛奶公司的值班员段榆明代表全体小区居民写来了一封感谢信。薄薄的一张纸,简简单单的几行字,却饱含了140多家住户对社区民警张忠华社区警务工作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社区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民警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所做所为也直接影响着公安工作的实际成效。”前卫派出所负责人说,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不只是看破了多少案件,更重要的是看民警心中是否真的装着老百姓,是否尽职尽责,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服务。

1 2 3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