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晋宁二街:固定“学习日”增强党性意识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11-26 19:52

  二街镇党委对于“学习日”制度的重建和坚持,让不少党员重新找回了已经淡忘的“身份”。

  筑牢阵地稳根基

  要是几个月前到锁溪村,肯定会对木结构的村委会印象深刻。房子里光线不是特别好,门一推还会咯吱响。没有专门的会议室,连办公用的桌椅都十分有限。每次到了开会、学习的时候,所有党员都要从自家带草墩、小板凳,围坐在村委会那所老房子的天井四周。

  当几天前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党员的开会地点已经从“老天井”移动到了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还装上了话筒和音响。“在那么好的环境里,精神都要好一些。”一名党员说。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街镇党委以功能完善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员阵地建设,把党员活动场所真正建成党员政治学习的中心、思想教育的阵地、传授知识的课堂、议事参政的场所。

  今年二街镇已明确要把2015年作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达标年,将建设情况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六有”标准,制定我镇党员活动场所标准及建设方案,镇党委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经费投入。截至2015年11月全镇除了2个在建之外,其余活动场所已全部规范达标并投入使用,今年之内,27个农村支部活动场所全部规范达标。真正地把党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党员活动、民主议事决策、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民事调解等多功能的综合场所。

  对已经建成活动场所的村,除了要做好活动场所标识、党组织台账资料管理等工作的规范管理,同时,制定《二街镇党员活动场所管理办法》,提升党组织活动场所资源利用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助推党组织活动场所使用及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真正把党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党员活动、民主议事决策、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民事调解等多功能的综合场所,让基层党组织有了阵地,根基更牢固。

  精准扶贫融入农村基层党建

  农村发展在于深化改革,深化农村改革聚焦于农村扶贫,而着眼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则需要融入农村基层党建之中,着力解决好农民生产和生活问题,让党建工作紧跟扶贫步伐,使贫困党员走上致富路。

  “我现在手机24小时开机,在村小组里我是个党员,而在地里我也要带领村民们一起富起来。”老高村二支部书记杨朝文说。早在2002年杨朝文就开始尝试寻找差异化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选择了美国红提。经过几年的发展,杨朝文现在种植了6亩多的红提,每年每亩收益在2万元左右。而在他的带领下,老高村二组的村民也逐渐开始种植红提,并因此过上了好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杨朝文不仅仅把村民们引上路,他还把自己在种植红提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方法一一传授,村民们遇到病虫害也会第一时间找杨朝文。

  在发挥党组织牵头总作用下,二街镇、村两级党组织通过深入调研,建档立卡、认真复核,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例如锁溪村委会的甜杏、鲁黑村委会发展球盖菇和山葵种植,帮助村民真正脱贫致富起来。二街镇从上到下,从明确责任到落实责任、从硬件帮扶到软件支持等方面把精准扶贫融入农村基层党建。

  二街镇党委以有效的措施促进问题整改、提升班子水平,把抓基层党建的成效真正体现到精准扶贫工作上。继续深入推行“一件实事工作法”,要求农村党组织每年承诺为群众办好1-2件实事,在年底之前必须兑现。

  老高村总支书记李连祥,在村里成立了昆明固正铝模制作有限公司,吸收了老高村和周边近80人的剩余劳动力,按照技术等级的不同,村民每月工资最低都有3500元。二街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常态化,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把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党建工作的重要参考之一。

  “软硬结合”是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的重心。2013年在老高村党总支的努力下,搭起了高水池、配套了抽水泵,村民们只要把水管与水池接起来,就能够保障四季供水,也保障了田间作业。“原来进到村里还能看到许多打麻将的人,现在哪里还有闲人,都忙着种地赚钱呢。”李连祥介绍,硬件到位的同时还提供智力帮扶,强化帮带作用助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借鉴“一件实事工作法”的思路,在助推扶贫开发工作中切实发挥帮带作用。

  重视载体支撑,提升党建活力助推精准扶贫。二街依托党员带头作用,结合各乡镇实际,推行“支部+农户+基地”等党建模式。鲁黑村的山大王公司,在各村着力培育了一批党员核心示范户,形成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的局面,带动全村共同脱贫致富。

1 2 3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