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六大中心
坚持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吹响后,《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通过出台一系列措施,“设计图”上的改革目标在昆明已落实成为具体的“施工图”,为全市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任务一:深度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包括启动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建设、高标准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建设国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立完善要素交易平台、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具体举措。
通过3—5年,将中国(昆明)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最便利、服务贸易基本自由、监管模式灵活高效、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行政与法制透明规范的全国沿边开放示范区。
昆明综合保税区则要建设成为云南开放型经济服务的战略性公共服务平台。在建立完善要素交易平台方面,则重点加快产权交易、有色金属(矿业)交易、生物医药交易和国际花卉拍卖交易区域性要素中心建设。
任务二:构建大交通网络体系,深化国际国内物流领域合作,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是为昆明构建开放型经济的传输系统。航空方面,将提升长水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功能。由单一的空中运输向空地联动、多种联运的运输模式发展,实现航空货运从起点到目的地的移动和无缝隙的安全对接,不断开辟国际航线,积极发展航空货运运输,把昆明加速建设成为航空货运枢纽城市。
铁路方面,推进泛亚铁路、公路口岸建设,打通中欧国际货运通道。另外,建设完善现代物流设施,规划建设1—3个集仓储、分拨、货物配载、物流配送、通车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中心)。
任务三:推进沿边金融开放,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包括推进昆明泛亚金融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全方位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举措都一一明确,总之,这些举措的实施将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从而有力推动昆明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任务四:以打造国际信息枢纽为重点,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国际服务网络,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信息中心。
一方面,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组织“走出去”。拓展国际营销渠道,增强昆明汇集国内和南亚、东南亚发展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信息通讯领域合作,促进区域性国家信息共享,共同发展陆地通讯网络和互联网业务。此外,还要加快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公共云计算骨干服务企业。
任务五:强化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开放水平,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总部聚集中心。培育企业总部基地,到2020年,在昆企业总部达到200家以上。推进园区招商,促进产业招商。
任务六:以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为目标,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旅游文化中心和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智慧旅游”、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
“《方案》提出建设六大中心,也是昆明打造开放型经济的最大亮点和特色。”市商务局这位负责人表示,明确南亚、东南亚等重点区域,明确以服务业为先导、高原特色农业、工业为基础的重点产业,以综合保税区建设、口岸物流、园区建设为重要载体,建立昆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面向西南开放改革的一扇窗口,昆明全面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与实践,生动诠释从中央到地方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的新理念新思路。(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