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昆明市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给出了昆明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以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为目标,加快区域性国际城市和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
没有改革,开放是无源之水;没有开放,改革行而不远。对于昆明而言,从更高层面、更新模式、更大平台上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开放进取的昆明将迸发出巨大活力。
明确昆明三大战略定位
什么是开放型经济,对于昆明而言,开放型经济有何自身特点,发展主要方面是什么?
参与《方案》研究和制定的市商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开放型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的更高层次,包括基地、产业、平台、载体、制度在内全方位的要素。其实质是以自身要素禀赋融入全球化,通过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利用优势要素获取高级稀缺要素,并与本土要素有效结合,推动要素禀赋优化及开放型经济的阶段提升。
为什么要打造开放型经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说,用这句话来形容昆明经济“走出去”的思考和谋划,也十分恰当。
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全球化使得积极融入全球化生产流通体系的城市和企业都将大有作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意味着中国企业将拥有更宽广的天地,对世界经济而言也将带来新力量。尤其在“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大战略实施等背景下,迈向开放型经济是必然选择。
和很多地方方案泛泛而谈不同,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方案》首先就清晰地提出昆明三大战略定位——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点、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中央处理器”。
对此,商务局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解析到,这是基于“对外”和“对内”的双重思考。具体来说,在国际开放上,依托昆明区位通道、口岸通关、贸易投资、产业聚集的优势地位,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物流枢纽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总部聚集中心、旅游文化中心和开放平台;从国内而言,积极承接发达省份产业转移,把昆明建设成全国性物流节点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而在滇中经济圈中,昆明则要与滇中产业新区做好、做足联动发展,形成优势叠加效应,共同构筑发展新高地。
2020年基本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开放型经济?《方案》揭开开放型经济的面纱,将其总体目标概括为:通过全面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基本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方案》同时给出了“时间表”:2015年制定实施《昆明市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方案》,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中长期重点工作。到2017年,在互联互通、区域合作、平台搭建、产业培育、保障机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到2020年,基本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方案》是开放更是改革,涵盖了从贸易、投资、金融到行政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其范围之广、涉足领域之深,某种程度上,是以往昆明所有经济改革无可比拟的,因此,改革必须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
《方案》指出要坚持内外联动、统筹协调、互利共赢、先行先试、法治引领这五大原则。这位负责人解析,经济改革是一项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系统工程,各项改革举措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以改革促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以改革红利释放开放红利。大胆实践探索,对于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改革发展方向的要先行先试,以法治方式固化改革创新成果,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复制推广创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