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市首创《政治体检报告书》 提升巡视巡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来源:昆明政研改革网日期:2020-05-20 11:32

为进一步加强巡视巡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部署,我市建成具有行业风险点分析、组织分析、关系穿透、账目分析、会商研判、报告出具六大功能的巡视巡察数据分析系统,经系统分析在全省首创《政治体检报告书》,为巡察组巡前、巡中提供靶向指引,辅助巡查问题分析研判,有效提升巡察质效。探索出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巡视巡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实践路径,为全省巡视巡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学习借鉴。

一、“海纳百川”筛选数据,巡前描画“政治画像”。系统运用互联网爬虫技术,分层建立三大数据库作为分析“支点”,以开发运用互联网信息数据(含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数据)资源为主,被巡党组织填报部分数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内部但不涉密的数据为辅,综合形成含“被巡党组织基本情况、党建指数分析、网络舆情抓取、税务发票疑点捕捉、巡察重点关注问题、可能存在的违规违纪违法风险点和全国同类型单位巡视巡察反馈清单、通报数据分析”等内容的《政治体检报告书》,为巡察组提供被巡单位较客观全面的“政治画像”,方便其迅速、准确掌握被巡察单位基本情况,做到巡前“心中有数”。

二、“人物天眼”穿透关系,一键深挖“人事关联”。基层组织中村(社区)干部亲属关系复杂,影响到对村(社区)“三资”管理等重大问题的判断。在以往,以上信息需要巡察进驻到中后期才能通过群众反映、个别了解来掌握,有时得到的信息还不完整。系统建设后,借助有关人员填报信息、“天眼查”公开信息,就能对被巡党组织班子成员及其近亲属的基本情况、集体重大项目及有关合同、开办企业及持股情况等内容进行综合比对,强化人事关联,有利于巡视巡察组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在官渡区试点过程中,巡察组根据《政治体检报告书》,判断该社区干部存在“近亲繁殖”现象,针对性提出“村改居”翻牌社区“两委”换届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

三、“热词频次”揭示规律,差异分析“监督重点”。系统围绕“六大纪律”进行“热词”定性,通过分析全国通报的各级纪检监察系统对同类型单位违纪违法问题处理情况,对全国同类型单位易发频发风险进行智能预判,开展单位问题频发点和个人问题风险点分析,提示巡察重点关注的方向。同时,系统又根据不同巡察对象性质,侧重点各不相同。对机关,重点突出部门职能职责,抓住关键点和关键环节,体现政治属性和行业特点;对基层,重点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决策部署情况,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情况,分类提升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如,在某区委统战部的《政治体检报告书》中,巡察组直接从党组织架构图中发现党支部组织委员空缺、到期未及时换届的问题。

四、“支出偏好”提示疑点,巡中索引“预警树靶”。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方面,系统通过单位问题频发点和个人问题风险点两个模块的分析,对全国同类型单位易发频发风险进行智能预判。在村(社区)方面,通过对被巡党组织班子成员及其近亲属的基本情况、开办企业及持股情况等进行建模分析,对重大项目推进以时间轴的形式立体呈现,有利于巡察组直观发现问题线索,精准突破;对成本类支出、工程建设类支出、专项补助类支出等重要资金支出,根据设定好的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比对分析,降低巡察组手工核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精准度。

五、“四大监督”融会贯通,巡后推动“整改落地”。系统将研发分析演示会商功能模块,将为现场会商、共同研究、同向发力创造更优条件,以多部门实时参与、多方面信息联通和多角度互动反馈,进一步促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融会贯通。同时,系统还将贯穿于巡察反馈、整改各环节,自动生成个别谈话情况报告和数据统计,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巡前、巡中、巡后的《政治体检报告书》长效机制,助力巡察打击“靶点”更加精准,推动巡察整改落地落实。(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供稿)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