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驱动器”,是产业做强做大的“生命线”,是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对于加快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宁市聚焦改革求突破,开展“十一化”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打造最具吸引力的“环境磁场”,以大招商和招大商的良好成效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9年,安宁市引进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5个,协议投资总额达1054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40亿元、外资4300万美元,荣登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首,位列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第98位;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72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51位,首次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前十,位列第9位。
一、决策机构高位化
为切实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宁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市长为主任的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对全市招商引资重要问题、重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立了“265+N”招商引资新模式,即“两局、六平台、五小组、N个驻外招商组”。“两局”即安宁市投资促进局和安宁市招商局,分别负责统筹协调项目引进;“六大平台”为六大招商引资平台,主要负责项目的推进和落地;“五小组”为五个招商引资专业小组,分别按照产业分工负责项目引进;“N”即N个驻外招商组,主要负责寻找省外重点区域招商信息。
二、项目引进多样化
一是突出以商招商。注重发挥驻市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引导驻市企业大力引进上下游及关联企业资本、技术、管理经验,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二是强化专业招商。不断加强与招商部门、商会协会、金融机构等对接联系,采取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提升区域性和行业性招商工作水平。三是实施定向招商。结合安宁产业发展导向,积极捕捉国内外相关重点目标企业投资信息,通过主动出击、及时对接,精准引入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四是拓展融资招商。推广PPP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市政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延伸招商引资触角、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五是创新小分队招商。市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实现常态化,平台小组锁定目标采取小分队(3-5人)方式快速主动出击。
三、引入流程规范化
为规范招商引资项目引入流程,将原来程序繁琐、时间周期长的项目准入审查模式创新为“项目评审会、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三级分审。对投资规模3亿元以下或用地100亩以下的项目,由分管招商引资专业小组和平台的副市长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对投资规模3亿元以上或用地100亩以上的项目,经分管招商引资专业小组和平台的副市长组织评审通过后,还需由市招商委办公室上报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进行第二次评审;对投资规模15亿元以上,用地500亩以上的项目,还需进行第三次评审,即上报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审。这样的创新让项目审查流程更加规范,大大提高了职能部门的决策效率,保证项目尽快落地。
四、协议文本标准化
按照依法行政要求,印发了《安宁市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协议标准文本》、《工业项目投资协议示范文本》、《文体旅项目投资协议示范文本》,做到招商引资协议文本标准化、制度化。各项目责任单位,在不突破标准文本框架的前提下,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条款作修改完善,并按照相关流程审批同意后由市长代表市政府或委托分管副市长进行签订,平台、街道或部门不得私下签订协议。协议签订后,1个月未完成公司注册、3个月未提供规划设计方案、6个月未开工建设的作废。
五、项目推进清单化
压实、压紧项目推进各个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年初从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盘子中依据项目重要程度和熟化情况,梳理摸排出一批当年需要重点推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项目推进实行“清单化”“具体化”,每个项目均明确市级包保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服务专员以及22项重要节点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限,确保重点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和时限要求快速推进。
六、服务流程标准化
编制完成了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的《安宁市投资项目服务专员工作手册》《安宁市投资项目企业办事指南》,做到项目服务专员有规范的工作手册,投资企业有一目了然的办事指南,办理手续有标准的办事流程,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投资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办事通道。
七、全程服务精准化
探索实施投资项目全链条服务,采取“三方核实”“现场核查”“分层研究”项目推进新模式,“精准化”“保姆式”全力做好项目推进服务工作。2019年累计组织召开投资项目服务会议20余次,研究项目20余个,交办任务12条,先后三轮完成了重大包保项目问题“三方核实”、“现场核查”,“面对面、零距离”与投资方、责任单位共同分析、摸排项目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行“店小二”式的服务,确保问题第一时间掌握、困难第一时间解决。
八、问题曝光及时化
安宁市搭建并上线运行了“安宁市重大投资项目服务信息平台”APP系统,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把重点投资项目录入服务系统,每周对项目进展情况和现场进度照片、存在问题进行线上反映,市级领导和项目部门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项目最新动态,市级领导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线上批办,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承诺办理,市招商局第一时间进行督办提醒,形成项目问题全市曝光、办理进度全市知晓。同步在市发改局审批窗口增设安宁市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窗口,为投资项目审批提供咨询和便利服务。
九、问题诉求公开化
一是开通了一条服务热线。在市招商局(市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在工作日接收投资企业服务需求信息,并第一时间向服务专员进行任务派单。二是建立了企业投诉处理机制。规定了投诉主体、投诉范围、投诉方式、投诉受理、投诉交办、投诉处理等具体内容,并在政府网站和投资安宁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投诉专线,畅通企业反映问题的通道。
十、项目进出唯一化
对拟入驻的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项目准入统一评审、协议统一审查、文本统一签定、扶持统一兑现,服务合力推进,形成全市项目准入整体一盘棋、项目入口和扶持兑现规范化、标准化。另外对项目进驻后因各种原因确实无法再继续推进的项目,制定了招商引资项目退出机制,做到项目退出有通道、有措施,有效破解项目退出“肠梗阻”问题。通过“进口、出口”的统一化和唯一化,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进出通畅”,做到“家底清楚、项目清楚”,为实现项目合理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一、年终考核差异化
探索实行招商引资工作差异化考核新模式,根据部门职能和特点,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分类别、分重点、差异化的分类考核。一是对六大招商引资平台重点考核“项目推进和落地”,具体考核到位资金、实质性开工、竣工以及消化存量土地等指标。二是对五个招商引资小组重点考核“项目引进和签约”,具体考核策划包装项目、产业推介、外出对接目标企业、签订正式投资协议、框架协议转化等内容。三是对服务单位重点考核“项目服务”、“手续办理”效果等指标。四是对无具体任务单位重点考核提供招商引资信息、线索和参与招商引资洽谈和协议谈判等指标。形成特点鲜明、科学务实、上接导向、下接地气的考核新模式,有效调动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安宁市将继续用好招商引资这把“金钥匙”,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突出精准招商、做好精细化服务、完善招商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狠抓政策落实,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支撑,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新动能,真正把安宁打造成为全省政策最优、服务最好的投资凹地和福地。(安宁市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