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晋宁区创新开展“吹哨报到”工作 串起基层治理“同心圆”

来源:昆明政研改革网日期:2020-03-31 10:46

晋宁区以党建引领街乡管理,创新推行“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形成基层治理合力,不断推进全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赋权减负“吹哨人”真主导。聚焦街乡“吹哨人”这一“主力臂”,注重从赋权、减负两个方面让街乡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导者。在赋权方面,理顺强化党的领导、促进社会共治等4项街乡职能定位,梳理形成《晋宁区街道职能清单》,并将其作为街道履职依据,区委、区政府划分事权、赋予和下放行政权力参考依据和“街乡吹哨”的权责依据;从区域发展、指挥调度、考核监督3个方面明确规划、资源、人事等8个类别的新增赋权,直接赋予街乡对区政府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执法人员的领导权、指挥权和考核权。在减负方面,全面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取消区级各部门下派的街道社区工作事项103项、各类社区评比达标项目6项,2019年,文件压减36%,会议压减35%,考核指标精简25%以上,切实让“主力臂”有力量,让吹哨人真主导。

二、精准识别“哨响声”真为民。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明确“吹哨”工作情形和具体标准,形成街乡“吹哨”事项清单,将“吹哨”事项整体划分为“应急哨”“重点哨”“常规哨”“协调哨”等类别。2020年以来,围绕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新冠肺炎,吹响“应急哨”,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控应急指挥部统筹协调、配置力量、调动资源形成全区联动、条块结合、联防联治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统一出动宣传力量6837人(次),设卡点273个,走访排查2万余户,截至目前,晋宁区无确诊病例;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复工复产”战“疫”,吹响“重点哨”,街乡统筹,社区负责就业需求及复工动向,人社就业部门负责就业岗位收集及公布,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复工要素间的交通畅通,园区、发改、工信和财经部门负责落实各项企业帮扶措施,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消毒及体温检测,同时出动机关复工复产指导员108名入企指导,目前,全区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4.2%;围绕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违建临建,吹响“协调哨”,通过多级联动、资源整合,共拆出临违建筑18宗1.7万平方米,取缔违法经营100余户,配合开展清洁家园党员志愿服务1万(人)次等。截至目前,街乡吹哨29次,部门联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788件(次)。

三、健全机制“应哨环”真连通。聚焦问题解决,通过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形成区级、街乡、村(社区)三级应哨闭环分类处置机制。“哨声”响起后,由区级领导小组编号并分类,对下级党组织“吹哨”后本级职能部门“报到”就能办理的事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快速响应、即时办理;对需要协调上级职能部门的问题,经本级党组织议事决定后,通过本级系统及时报上级系统研究处置,处置完毕核实结项。开展党建责任“红黄蓝”预警机制,对不落实责任,不响应哨源的进行提醒谈话和分色预警。建立街乡考核评价机制,由街乡按处理的办结时间、质量、结果等予以测评,并纳入年终综合评价,占综合评议权重的30%,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内容专项说明。

四、党建引领“吹哨制”再延伸。晋宁区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将“哨源”前延至党员群众,在晋宁区上蒜镇建设探索建立党群服务驿站,以驿站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先锋,分15个小队,主动上门开展群众走访工作,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门别类建立群众基本需求卡。需求卡详细备注群众家庭人口情况、需求详细内容及初步办理意见,能现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登记入簿形成哨源报到街乡,启动“吹哨报到”机制。将“应哨”后延至党员干部,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与“党员报到”有机衔接,推行“部门”“党员”双报到,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推进问题解决。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晋宁区在整合部门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整体防控的基础上,面对疫情防控任务重、个别社区力量不足问题,整合党员志愿者队伍力量到社区报到,充实到防疫一线。晋宁区供稿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