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良好

来源:云南日报日期:2019-06-06 16:37

原标题:昆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良好:守好蓝天碧水 擦亮民生底色

  一抹纯净透亮的昆明蓝,一条落英缤纷的花海街,一湖逐渐变清的滇池水,一围风光旖旎的湖滨带……去年以来,昆明许多地方成了网红地,人们慕名而来,只为与其同框,让生活在昆明的人们狠狠刷了一下存在感和自豪感。

  环境就是民生。2018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一年,昆明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抓好环境风险防控,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昆明人守护蓝天碧水的信心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从日前发布的《2018年度昆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中得到印证。《公报》显示:滇池全湖总体水质上升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阳宗海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0%;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蓝 天

  空气质量优良率98.90%

  “2018年是昆明市自2013年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杨健介绍,一整年,昆明市民享受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1天,轻度污染只出现了4天;361天当中,空气质量优级天数达188天,比2013年的101天多了87天,全市空气质量持续不断得到改善。2018年,国家把参与空气质量新标准排名的城市从原来的74个增加到168个,昆明的排名依然位于前20名。

  住建部门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力度,城管部门加大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力度,环保部门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监管力度等……”去年以来,昆明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强硬的措施、更细化的目标打好“蓝天保卫战”。

  《公报》显示,2018年主城区大气首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全年有效监测36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8.90%。东川区、安宁市、晋宁区、嵩明县、石林彝族自治县、富民县、宜良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8个县(市、区)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大气首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文介绍,为确保2018年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提升,围绕2018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目标,形成了《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措施和建议》等文件;委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了《昆明主城区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课题研究,为全面提升昆明市大气环境质量建言献策。同时,成立大气污染防治现场督察检查组,每周对扬尘防控情况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督察检查,强化日常监管。

  昆明市全力开展治理淘汰黄标车工作,共计治理淘汰黄标车31232辆,淘汰完成率100%;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登记的营运黄标车1202辆,淘汰完成率100%。

  碧 水

  滇池水质上升至Ⅳ类

  “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均达到Ⅳ类标准,是1988年昆明市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来最好水质。”昆明市水生态环境处处长王辉介绍。2018年,滇池治理全面实施《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深入开展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昆明市全面落实“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及三级督察制度;按照“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补偿”的原则,在进一步推进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工作的基础上,出台《牛栏江流域(昆明段)河道生态补偿办法(试行)》《螳螂川—普渡河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及配套文件,在这些流域全面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促进了当地河道水质提升和地方责任的落实。

  《公报》显示,饮用水水源水质中,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35条入滇河道中,3条河道断流,24个入湖断面水质达标,综合达标率为75.0%;阳宗海水质保持Ⅲ类标准,主要入湖河流阳宗大河、摆依河(引洪渠)、七星河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滇池流域外主要河道水质均达到水质保护目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久久为功的拼劲和水滴石穿的狠劲。昆明市严打非法排污,重点围绕向滇池、阳宗海等流域非法排放、倾倒生产废液,私设暗管向流域内非法排放,涉水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干扰在线监测数据,以及在流域保护范围内非法采矿和非法占地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护水专项整治,守好水域生态环境最后一道防线。

  净 土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经过全面排查全市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昆明已建立全口径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清单;对污染源排查清单中所列企业逐一开展现场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建立污染源整治清单,并制定整治计划。将重点重金属减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明确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提升改造、污染治理设施完善、实行特别排放限值、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等减排措施和工程;严格环境准入,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遵循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或“等量替换”的原则。

  全市还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开展长江经济带(昆明区域)固体废物大排查专项行动,全面摸排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产生及转移情况,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行为;开展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的焚烧厂填埋场、水泥窑及其他集中处理处置单位等环保处置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和守法情况进行排查。

  “经过一系列铁腕措施,昆明市净土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介绍,2018年,昆明市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为3153.41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9.82%;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量为216.5万吨(其中主城区处理量192.5万吨,其余县区处理量24万吨),全部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产生工业危险废物量82.69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98.82%;主城区(含县城)医疗机构全年医疗废物产生量为1.25万吨,均由昆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

来源:云南日报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