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用实际行动打造“更美春城”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6-11-15 11:47

0023244aabb719949f431a

呈贡捞鱼河景观。 记者周密/摄

0023244aabb719949f431b

海口街道双哨社区的新哨村新建成的民居。 记者李杭蓉/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精神,上个月,昆明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提出,将以建设“美丽春城、宜居昆明”为主题,以城乡规划为引领,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居住条件,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让人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围绕该行动计划,近期以来,盘龙、西山、五华、呈贡等纷纷拿出计划和实际行动,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市更靓、农村更美的“世界春城花都”目标成为现实。

    盘龙启动“五年行动”建宜居城区 

    近日,盘龙区召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会上获悉,为全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盘龙区将实施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在城市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开展“七改三清”行动,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把盘龙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品质优越的宜居宜人城区。

    今年以来,省、市相继召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的相关会议,对城市工作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相关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盘龙区领导称,省、市的会议非常重要,对盘龙区做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城市工作和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区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动全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更大改善。

    近年来,盘龙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乡面貌日益改善,但自检其身,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乡人居环境工作主要还存在五个方面的差距:观念上的差距,效果上的差距,投入上的差距,用心上的差距和长效管理上的差距。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美丽盘龙建设就落不到实处,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也无从谈起。”查缺补漏,盘龙立即行动,经充分准备正式推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的五年行动计划。

    盘龙区区长梁崑称,下一步全区上下根据这个五年行动计划,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深入开展城市“四治”行动;加快实施城市“三改”工程;依法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切实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着力抓好“七改三清”工作。

    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前谋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会议要求,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全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政策制定、项目推进、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各区级分管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具体责任,将建设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实行菜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区住建局和农林局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共同完成好各项任务。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成“一起做”,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着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五华建长效机制 打造人文核心

    昨日,五华区召开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及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会议精神,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印发了《五华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方案》,五华区城管综执局、区农林局及华山、护国、普吉、西翥等街道分别就确保完成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任务进行了承诺发言,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在会上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五华区将以建人文魅力核心区为目标,以城乡规划为引领,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重点开展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推动五华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五华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清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提升城乡规划水平,突出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美丽宜居和清洁干净、城乡统筹等,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五华,确保“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西山“七改三清” 提升人居环境

    在农村全面实施包括“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这就是“七改三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西山区“七改三清”稳步推进,其中“改房”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已有近千户村民新房在建设之中。

    位于海口街道双哨社区的新哨村就是一处刚刚建成不久的搬迁新村,整村共有104户、293人。新村为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斜瓦屋顶、淡黄色外墙,看起来整齐而明亮。新村道路以柏油铺设,两旁是刚栽好植物的绿化带。按照西山区“七改三清”工作要求,新村内配有垃圾房、免费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目前LED路灯、综合监控探头、强电线路正在安装和铺设中,不久后,新村多功能活动室及综合活动广场也将建成。

    今年8月,居民谢桂绣一家搬进了120平米的两层小洋房,告别了曾经“千疮百孔”的老房子,一家人有说不出的高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许多新哨村居民对老村道路的共同记忆。“以前村里全是土路,平时尘土飞扬,雨下大点人背马驮都难走。”比道路更令人担心的还有房屋,谢桂绣家的老房住了二十多年,由于地处半山腰,近年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严重。2008年,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对双哨社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确定了小麦地、中良子、安家屋基三个居民小组为地质灾害滑坡点,建议进行整体搬迁。2015年10月,西山区启动双哨社区搬迁点新房建设,并于去年底全部竣工。如今,双哨社区已有近半农户搬进新房,其余新房也在装修当中。

    今年以来,西山区农村危房改造和美丽乡村宜居工程稳步推进,目前已有近千户居民的新房正在建设之中。下一步,西山区将按照省、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及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有关工作要求,以建设“美丽、幸福、宜居新西山”为主题,以城乡规划为引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城中村“微改造”、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统筹协调,按照“七改、三清、三拆、三建、一亮、四美”的西山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思路,以碧鸡、海口、团结街道集镇周边村庄及沿街、沿路、沿河村庄及水源保护区村庄为重点,着力改善乡村环境质量和居住条件,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让居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1 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