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共安宁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安宁市卫计局于7月12日向媒体通报了“十二五”卫生工作成就及“十三五”卫生规划目标。据悉,随着安宁市、街道、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安宁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已达191家,全市共建成2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办62个民营医疗机构,城乡居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步形成,安宁的民众就医更方便。
安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李瑜局长介绍:“安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了卫生计生事业的新跨越。从2009年起,安宁市先后启动实施了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
李瑜介绍,自从2010年2月安宁市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全市所有政府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卫生院、社卫中心基药使用比例均达90%以上,村卫生室达100%,破除了“以药养医”格局。近年来通过财政补助资金,3年共补助1681万元,也有效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
“十二五”期间,安宁市还努力健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287756份,建档率达80.6%;在推进爱卫运动深入开展方面,安宁市于今年初通过复审、暗访,再次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成4个国家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镇、30个省级卫生村。
此外,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方面,安宁市稳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今年上半年,安宁市二孩出生共计433人,孕产妇实现零死亡率。”李瑜说,下一步还将强化服务,落实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宣传,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稳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在谈到“十三五”卫生规划目标时,李瑜介绍,安宁市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大提升,人群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78岁,每千人口病床数从目前的6.9张增加到8张。并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来源:昆明信息港 记者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