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律师法律服务与“良法善治”的制度供给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6-06-20 09:19

  ——贾康在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成立庆典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律师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的成立庆典。在此,要特别祝贺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试运营半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同时,我想借此简短致辞,从供给侧改革、依法治国与律师法律服务层面,谈一些观点,以表达促进相关各方交流研讨之意,以及对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的祝愿与期待!

  自2015年11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表着最高决策层的战略方针。供给侧改革涉及的“动力源”包括五大基本要素:即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创新、制度与管理。其中,可说每个要素都不可或缺,各领风骚,但在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的组合与结构优化却必须推陈出新。在中国经济引领“新常态”对接“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现代化过程中,要以供给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供给侧改革应对中等收入阶段一系列矛盾凸显的挑战,打造新的升级版动力体系,必须特别依靠制度和科技创新两大要素,而制度供给对于需要完成转轨的中国而言,更是供给侧的龙头、全要素生产率的聚焦点和关键。

  制度供给的核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而实现法治最根本的是要变革一切违背依法治国客观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从逻辑取向上说,制度供给的核心要务是要在依宪治国、依宪行政框架下,推进“有法可依”制度建设,剔除现有法规制度体系中的“恶法”,动态实现“良法善治”,把公共权力和社会行为规范关进法治的笼子,促进“走向共和”的现代化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对此,律师在供给侧改革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决不是旁观者,而且是制度供给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作用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制度供给视角,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30 处提到“律师”,其在法治化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律师能在服务社会、促进公平正义的职业岗位上,为政府在供给侧改革的立法与制度创新层面,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与政策建议,当然,同时也服务社会方方面面的需求,促使改革在法治化的轨道上运行。

  其次,在机制创新层面,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引出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供给能力与体系的迅猛发展,为创新律师业务和法律服务产品、构建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催化剂与倒逼的作用。因此,如何积极改进律师的法律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普惠服务受众、深化专业水平,拓展业务规模,对法律服务提供者提出新的课题与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界从业者在此新场景之下,更应树立创新发展的观念与时俱进,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制度创新和业务绩效的提升。

  第三,在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动员与宣传层面,律师作为相对独立的专业群体,又是最接地气的群体,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各项制度变革的宗旨和相关事项的社会动态,并在业务拓展中正确地向客户阐述各类制度改革的内涵和发展建设的逻辑取向,促使司法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互动,提升法治宣传的普及效能,从而更好推进我国社会“良法善治”目标之实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与律师界朋友们,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后,我相信作为业界颇有实力的专业机构,不仅能在业务发展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专业化、规模化与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我,同时,还能够通过其优质的法律服务在“良法善治”的制度体系和法治环境供给中作出重要贡献,为我国全面法治化的现代化和发展注入宝贵的正能量。我们期待着,假以时日,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一定可以更好地发展成为一家品牌化的名所、专业化的强所,与国际化的大所!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