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动态第13期(总第88期)
中共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6月6日
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
昆明市签订全国首份改革工作目标责任书
改革,首在目标方向,重在责任落实。2016年5月27日,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与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改革专项小组签订了全国首份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责任书,此举既充分表明了昆明市委、市政府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决策的决心和态度,也是昆明市狠抓改革任务落实、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又一创新举措。
责任书包括总体目标、改革责任、推进措施、具体任务、落地见效等五个方面内容,紧紧围绕"谁来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进一步划分主体责任,明确方向内容,细化改革举措,强化督察考核,以白纸黑字的形式把各层级推进落实改革的责任固定下来,做到改革任务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形成了抓改革任务落实的大体系和全链条。
一是划分改革责任,解决好"谁来改"的问题。改革能不能落实到位,知责明责是前提,担责履责是关键。责任书对各层级推动改革的责任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各县(市)区党委对本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承担主体责任,既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安排部署的改革任务,又要结合本地实际部署实施地方改革、大力开展基层创新、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亲自抓部署、抓方案、抓协调、抓督察、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责任。市级牵头部门是落实具体改革任务的责任主体,对改革统筹协调、方案质量、利益调整、督促落实负有直接责任,主要领导全程过问,逐项压实工作责任。专项小组负责抓好本领域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推动、督促落实。通过明晰责任分工,确保改革有人管、有人盯、有人促、有人干。
二是突出改革重点,解决好"改什么"的问题。责任书既体现整体性、系统性,更突出重点性、关键性,既包括了上级统一安排部署的"刚性改革"任务,也包括了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提出的"自选改革"任务。责任书明确要求各部门重点聚焦年度改革工作要点明确的153项改革任务和20项重点改革事项,同时兼顾改革中长期规划、已出台方案文件明确的改革任务以及中央、省委动态性下达的改革任务。各县(市)区除了抓好各自工作要点明确的任务外,着重突出抓好1-2项本地区重点改革事项和中央、省、市下达的改革试点任务。各专项小组做好本领域改革任务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同时,重点抓好由组长、副组长直接领衔推进的1-2项重大改革任务。
三是讲究改革方法,解决好"怎么改"的问题。责任书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调研谋划、方案制定、督促检查、宣传引导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针对不同的责任主体量体裁衣、个性定制,下达了差别化、可量化、可操作的具体指标。比如:在组织领导方面,要求各部门有1-2名专职人员、各县区有至少5名专职人员负责改革日常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责任分工;在督察落实方面,要求每年开展专项督察和全面督察分别不少于2次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措施,做到各级各部门改革有目标、有方向、有依据、有办法,推动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四是注重改革成效,解决好"改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改革落实得怎么样,要靠成效来说话。责任书从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受到上级肯定推广三个方面来检验和评判改革成效,要求各级各部门通过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推动昆明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实施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群众认可的民生领域改革举措,有效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积极争取、培育、推进改革试点任务,认真总结提炼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推广,使各项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改有所获。
五是强化督查考核,以严格的奖惩兑现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市委树立以成效论功过、按实绩定奖罚的"风向标",用好考核评估的"指挥棒",把责任书作为各级各部门、各改革专项小组年终改革工作考核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依据,加大督察督办力度,做到以督促行、以考问效。在督察落实方面,严格按照目标任务,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分析、半年一总结、一年一对账的工作制度,推行台账管理、限时办理、施工监理的工作模式,日常督察、专项督察、全面督察相结合,交办、督办、催办、查办"四办"和电话提醒、书面提醒、现场提醒、通报提醒、约谈提醒"五级提醒"互促并进,确保改革责任主体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在考核评估方面,以责任书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科学评估改革成效。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责任领导、单位班子绩效与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挂钩,年底实施集中考核、逐一对账,严肃严格追责问效,确保各项改革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让改革成为推动昆明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活力。
中共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6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