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西山试点“4+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6-06-07 09:01

  西山试点“4+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 

  让家庭医生成居民“健康守门人”

31341465232152899 (1)

  西山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组成图。 记者李海曦摄

  宋丹婷和“家庭医生”签约成功了。

  昨日上午,她原本只是到西山区前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朋友咨询孩子打疫苗的事,可才进医院就被“签约家庭医生 做健康守门人”的宣传海报吸引,于是她掏出手机用微信一扫,注册完成之后,很快根据需要选定了其中一位申请签约。

  宋丹婷不知道的是,就在昨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为最新的搜索热词。

  《意见》提出,今年全国将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卫生服务中心通知:宋丹婷已签约家庭医生吕娟伟,请注册完善家庭签约信息,如有疑问请至社区咨询医生。”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回家的20分钟里,她便收到了签约成功的信息,并从微信公众号中,看到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

  宋丹婷最近身体的一些症状,以文字的方式向医生咨询,仅仅10分钟便得到了专业的回复,一切如此简单。她甚至没想过,在国外电影中经常看到的“家庭医生”模式,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自己身边。

  “十三五”期间,西山区委、区政府为了落实国家关于医疗改革的相关战略和政策,让辖区居民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着力打造“健康西山”,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今年5月起,西山区运用“互联网+健康西山”,推行“4+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让“家庭医生”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从求助互联网

  到问诊“家庭医生”

  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80后”妈妈李艳娇,与上一辈的育儿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我妈来帮我照顾孩子,都是凭借经验,但我却更愿意相信现代科学,老一辈的方法并不完全正确。”李艳娇的“现代科学”基本来自于互联网,开始她热衷于从百度、各类论坛、贴吧和交流群中寻找“正确答案”,但渐渐地她也发现,由于自身缺乏专业知识,很难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分辨出真科学与伪科学。而想咨询专业人士,除了跑医院,目前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今年5月中旬,她因为怀了“二孩”到前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围产保健手册,当听说可以通过手机签约家庭医生时,便毫不犹豫地现场扫码进行了注册,并建立起了自己的健康档案。李艳娇向记者展示了她手机上的公众号。

  在签约医生的服务介绍中,内容包括了家庭医生服务、健康咨询服务、慢病养护、健康知识推送、分诊预约和妇幼保健6大内容,点击“免费咨询”便会弹出对话框,通常情况下李艳娇便是通过这里,直接向医生发起咨询,而在医生忙碌之余便会及时回复,给出专业的健康指导。

  “我母亲有高血压,奶奶患有糖尿病,她们也非常需要专业医师的随时指导。”现在李艳娇已经把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档案,都添加到了“家庭医生”的微信服务平台里,让家人也享受专业服务。

  家住润城的丁丽半个月前与西山区前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医师朱霞签了约,一下子拥有了“家庭医生”团队,现在有什么健康问题她都问医生。“第一个孩子快两岁了,近期手足口病高发,我想了解专业的预防知识,但现在正怀着二孩,往外面跑一趟非常累,但通过手机咨询后很快得到了答复。”丁丽打开手机,把朱医生发送给她的手足口病防治内容展示给大家看。她说自己记忆力差,预防措施记不住的时候拿起手机来便可查看,可以打疫苗的消息也是朱霞医生通过服务平台告诉自己的,太方便了。

  昨日上午,丁丽带着孩子来打预防针,时间也是经过“家庭医生”提醒才想起来的,不然自己又会像以前一忙起来就错过接种疫苗的时间。西山区前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婕介绍,签约居民不仅可以随时在线进行健康咨询,还能向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医疗服务。“比如居民想来中心做B超,就可以与签约医生联系,提前预约好时间,不用排队便可及时做检查。”

  以前化验单上的数据看不懂,现在有了“家庭医生”,只用拍张照片传过去便能得到专业解答;拿不准的小病症,也可以得到医生的指导,从而决定是到医院还是自己买药就好。

  500余户居民

  已享“4+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

  忙碌了一上午,主治医师吴春花稍稍有点闲暇了。她拿出前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每个团队配备的平板电脑,点开应用程序,开始回应居民的咨询。“每天都习惯看一下,及时回复大家的咨询,不然该等着急了。”

  自微信服务平台运行半个月以来,吴春花已经渐渐形成了习惯,每天处理居民的签约申请,还要根据提醒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签约的重点人群进行问卷随访,以便掌握大家的健康状况。目前,她的团队签约人数已经有数十名,每位居民的健康档案建立起来后,系统会自动归档为糖尿病、高血压、孕产妇、健康人群等,方便医生进行分类服务和管理。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西山区委、区政府为了让居民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着力打造“健康西山”,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西山区卫计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互联网+健康西山”平台,推行“4+x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并于今年5月在前卫片区先行试点,目前6支“家庭医生”团队已与500余户辖区居民签约开展服务。不仅能实现“信息跑腿”,医生和居民的交流也不再受制于时间空间限制。

  何谓“4+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西山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解读:“4”是由1个三甲医院专科医师作为团队指导老师+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1个社区(妇幼)健康管理师+1个社区公卫医师组成家庭医师团队核心力量,主要为签约群众主动提供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传播健康信息及技能指导,服务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x”则是协同各级医疗机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管及志愿者等各方社会资源,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和资源优势,适时协同团队开展医疗服务。

  今后,在西山区,不仅打预防针不用再担心忘记时间,家庭医生会随时提醒你,就是老年慢性病人也可接收到家庭医生发来的健康资讯。

  据介绍,按照“先行试点、居民自愿、取得经验再行推广”的工作原则,西山区将争取在试点单位实现居民与家庭医师签约率达到20%,未来将覆盖全区居民。届时,辖区居民扫一扫微信公众号,“家庭医生”团队在网络上就可对签约对象开展健康指导、预约、在线交流、帮助关怀等服务,居民还可查询接收儿童疫苗接种信息提醒并进行预约,慢性病患者也可接收家庭医生传来的健康教育资讯,真正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的“家庭医生”,在4年之后的2020年将基本实现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家庭医生”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是在一步步地探索和推进中,已经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来源:昆明日报 记者姚丹苹报道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