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塘乡的家禽养殖基地 。记者周密摄
“千头万绪 三思后行”, 今年,昆明脱贫摘帽的主战场禄劝县将率先于“两区两县”实现脱贫摘帽,而马鹿塘与则黑两个省级贫困乡,围绕“谁来扶、怎么扶、扶什么”谋定后动,细化具体工作中的条、块、线、点,精准而行,使得两乡在全县脱贫“百日会战”首阶段取得显著效果。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央、省、市全媒体走基层记者团聚焦两乡“摘帽之法”。
指挥部设进“主战场”
进入省级贫困乡则黑时,全媒体记者即被彝语对“则黑”二字的解释搞糊涂:一个遍长苇草、水鸟翩跹的“海子”。虽然则黑境内绿化率极高,但“海子”这个概念,只是当地人对水的急切热望。
“则黑有三个事实不能回避。”则黑乡党委书记王丕兴说,一个是交通瓶颈,则黑是距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集镇主干道不过4.5米宽;其二是缺水严重,尤其是在干热河谷地带;第三是产业滞后,群众增收渠道狭窄。
困难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围绕“谁来扶、怎么扶、扶什么”的三个命题,不仅则黑乡党委在思索,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都在为之谋定而动。
禄劝县首个“百日会战”阶段开始之初,县委、县政府更将脱贫攻坚前线总指挥部设进了则黑,与乡脱贫攻坚指挥部一起办公,近半年时间,全乡11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全掌握全信息化录入,人畜饮水保障覆盖126个村,只剩9村未覆盖;进村道路硬化55个村,进度达69%;以资本运作方式每年预计可定期实现20万元左右的资本收益,将资本收益用于对全乡贫困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当前,则黑乡已有633人脱贫。
打通“两路”民安乐
在省级贫困村民安乐村,找水是“怎么扶”这一思考的重点体现。当前,金家村水库项目已进入立项,2017年就将启动建设。“找水一直是民安乐人的重点,当前我们打通了民安乐所有小水窖的管子,就是打通‘两路’促脱贫,水到之日民安乐。”民安乐村总支书记周应洪说,民安乐计划投入1707.23万元实施道路硬化项目19件共计59.364公里,投567万新建和修复饮水管道、沟渠项目11件。
而在则黑乡南的住基村委会,依托硬化道路,“穷住基”正用实际行动回答“扶什么”:成功流转土地2100亩种植中草药,其中三七种植100亩,而剩下的分属重楼、当归、附子等中草药种植,此外,住基还打造了200亩芍药育苗基地。
龙头带动,百姓参与。“百日会战”第二阶段,全乡将建6万羽肉鸡合作社,“谁来扶”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而住基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经济。当前,已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10万株青花椒、2.7万株美国山核桃、1.4万株椪柑、1万株芒果,“江边芒果 山上核桃”的林下经济总布局即将在年内形成。
三思而行“摘穷帽”
马鹿塘乡党委、政府在脱贫摘帽项目实施过程中,超前行动,围绕“谁来扶、怎么扶、扶什么”多次展开调研分析会,在首个“百日会战”阶段,全乡首先明确了怎么扶,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项目推进,在实施中,还注重修路建房的错峰提效。如今,自然村新改扩建道路28.194公里已完成26.5公里;31.64公里的行政村道路硬化全部完成。上村、上火房、老木德3个重点村157户易地扶贫搬迁房建设,地基平整已完成,建房贷款发放也已到位,460户贫困户宜居房建设顺利;260户抗震安居危房改造完成211户。挺立在上火房村建设现场的30套钢架房,已准备封顶。
在谁来扶的问题上,马鹿塘乡把产业扶贫作为这一命题的核心,内培外引发展种养殖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成立17个合作社,将传统马铃薯、中药材种植及黑山羊、乌骨鸡、生猪、蛋鸡培育分流进社的同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1081户3751人全部纳入覆盖。
“这一做法目前尚需完成销售渠道‘最后一公里’铺设。”马鹿塘乡党委书记李本雄说,当前省扶贫办已联系实力龙头企业实现以销定产。
而在扶什么的思考上,乡党委、政府立足于将扶贫项目与旅游业开发相融合,利用脱贫摘帽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黄山松、花海、草甸、竹海等生态资源,形成吃、住、行、游一条龙产业服务链。而今,马鹿塘正在寻找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做科学规划。来源:昆明日报 记者钟士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