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地早就耕好了,就等着种子下地了……”昨天,五华区农林局为西翥街道苦葛箐的42户村民送去约90公斤的免费玉米种子。据了解,这是五华区2016年发展产业扶贫迈出的第一步,通过“授人以渔”让村民实现可持续增产增收。
昨天上午10点,当载着玉米种子的车辆刚驶入苦葛箐村时,40多户村民早已等在了村口。刚领到玉米种的村民顾忠美抱着沉甸甸的种子高兴地说,为了种植这些玉米,他们家专门腾出了土地。
苦葛箐村共有村民42户,以前主要收入源于种植烤烟,但因为今年产业调整,取消了村民种植烤烟的资格,所以该种植什么新的经济作物成为全村村民的难题。为此,五华区农林局以“产业扶贫”的方式帮助村民增产增收,通过与村内的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购买种子,农林局按照每亩100元补助合作社,为村民免费提供甜脆玉米的种子。不仅如此,为了提高玉米的成活率,昨天五华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苦葛箐村,走到田间地头为村民指导玉米的种植方法。
据了解,此次五华区共为苦葛箐村发放约90公斤的玉米种,种植面积可达200亩。大约4个月后,村民就可以收货沉甸甸的果实。下一步,五华区将扩大“产业扶贫”的帮扶对象,为更多的村民带去“产业扶贫”的春风。(昆明日报 记者陈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