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4月11日至1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成立三个视察组,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集中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拉玛·兴高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好云计算、大数据实施好“大健康”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多年来将食品药品安全确定为“十项惠民实事”之一,并实行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市粮油饲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骨干,县乡农产品检验检疫所(中心、站、点)为基础,基层食品药品快检设备为支撑的检验体系。截至去年12月,全市已有99家企业安装和运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肉菜流通追溯节点113个,可追溯记录977.34万条;在市级及官渡区、盘龙区、西山区开展信息化监管试点,制定智慧监管平台设计方案,预计今年可以投入运行。
去年,全市重点开展了畜禽督宰质量安全、校园内外食品安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领域等专项整治,还围绕重点领域、品种、场所和重要时段开展米线安全整治成果巩固、食盐、火锅原料底料及调味料、化妆品等20多个专项整治。全年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575件,查获不合格食品及原料、食盐制假原料和假冒食盐1100多吨、走私冻肉及制品760多吨,破获“生产销售假冒名牌白酒”等典型刑事案件21件,打处制假贩假团伙6个,捣毁黑作坊5个、黑窝点23个。
在认真听取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后,拉玛·兴高指出,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通过视察可以看到,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他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全市监管检测能力,不断健全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要加强部门联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对食堂、商店、小食品摊点和旅游景点、夜市摊点、城郊结合部等重点领域,乳制品、米线、熟食等重点商品重点巡查,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加强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市民广泛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社会共治格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志伟、夏静、戚永宏、郭子贞、马凤伦,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吴庆昆参加座谈。副市长孟庆红代表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