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改革扶贫机制、加快脱贫步伐刻不容缓。“今年要实现6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7.5万边缘贫困人口脱贫、禄劝摘帽的目标。”市扶贫办主任杨凡介绍,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2亿元,结合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加大宜居农房建设。同时,加大资源融合,除法律规定、国家要求的专项预算资金外,80%以上集中投向禄劝、寻甸、东川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倘甸扶贫开发综合试验示范区。
据介绍,今年扶贫开发主要任务是,完成3个、启动3个整乡推进,实施省级行政村整村推进15个、市级40个,精准扶贫示范村30个;建设宜居农房1万户以上,易地扶贫搬迁4000户;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3万人、转移2.5万人;实施省市到户贷款2亿元以上,扶持5000户以上贫困户。到2017年要实现21.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18个贫困乡和172个贫困村出列。
围绕以上目标,全市将狠抓落实,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绘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明确脱贫摘帽“时间表”,分县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提高干部队伍脱贫攻坚能力,营造良好氛围等六项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杨凡说,2016年禄劝脱贫摘帽任务艰巨,将加大对禄劝的扶持,43%的市级财政资金倾斜到禄劝,动员行业力量、社会力量帮助禄劝,实行“三年攻坚包乡包村计划”,针对禄劝地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帮扶。
绘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线图”。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意见》和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务工增收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六个一批”实施方案,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层层签订“责任状”。市县调整充实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去年12月28日,市委、市政府与14个县(市)区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今年2月3日,又与16个包乡对口单位签订《脱贫攻坚包乡对口帮扶责任书》、与10个牵头单位签订《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牵头工作责任书》。签署脱贫攻坚“军令状”,明确了县区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
“脱贫还要靠干部”。市委、市政府先后在禄劝、寻甸、东川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挂钩联系县区的市领导到点参会,专题研究“六个一批”工作,形成会议纪要,由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进行督查。自1月中旬以来,全市先后组织了“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集中宣讲活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危房改造及新农村建设”工作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培训班,受训人员进一步掌握了相关政策,提高了脱贫攻坚的能力。(昆明日报 记者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