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首个通讯信息诈骗知识宣传日民警现场支招防诈骗

来源:日期:2016-03-16 13:09

1

3月15日,云南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在昆明市金碧广场共同开展"通讯信息诈骗知识现场宣传日活动"。记者罗婉宁/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罗婉宁 近年来,通讯信息诈骗发展迅猛,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翻新,群众防不胜防。为抓好源头防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之际,云南省通信管理局联合昆明市公安部门在昆明金碧广场共同开展“通讯信息诈骗知识现场宣传日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防范知识,揭露通讯信息诈骗犯罪手段。

3月15日上午,主办方的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视频、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市民宣讲防范网络信息诈骗,平时须对此类信息提高警惕。记者发现,现场以中老年市民居多,他们表示自己及身边的亲朋好友几乎都曾接收到诈骗短信,上当的人也不在少数。

据云南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管理处阎继国处长介绍,云南省通信管理局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一直在积极地与诈骗组织斗智斗勇,如有新的诈骗手段都会以公益短信的形式传播给市民。同时,还设立了电话举报平台,如有涉及违法犯罪的案件会移交给公安部门处理。“我们不断加强系统对不良信息的拦截功能,去年全年,每个月拦截的不良信息达1500万例。但防范仍是重中之重,我们希望今天这样的宣传日活动,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诈骗信息的能力,做好自身的警备才能应对多形式的诈骗。”

昆明市公安局与昆明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分局派出民警们在现场为市民解答疑问,帮助市民识别诈骗手段。不少市民主动向民警讲述曾经受骗的经历以寻求帮助,也有市民专程来到现场学习防范知识。

昆明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分局魏谦副局长介绍说:“网络电信诈骗给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感造成了很大影响,结合目前网络电信诈骗案高发的现状,我们与通信管理局积极合作,定期梳理新型诈骗手段并通过公共场合的LED进行宣传。同时从源头抓防范,加强金融机构诈骗堵截工作,完善网上银行的安全提示。”

在2015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上,有数据表明,全国有89%网民接收过诈骗信息,总人数高达4.38亿。同时,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9万起,同比上升32.5%,被骗百万以上案件达550起。互联网时代,人们购物无需去商场、汇款无需去银行、点餐无需去餐厅,消费者只需在电脑上或手机上动一动手指就能满足所需。不过,随之而来的各类信息诈骗也接踵而至,譬如"航班取消" 、"二胎生育退费"、"推荐必涨股票"、"交通违章提醒"、"积分兑换现金”、包裹被扣"、"航班延误"、"转账失败"等。此类诈骗案例中,不法分子把大数据作为信息诈骗的工具,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并根据用户信息的特点设计诈骗环节及故事。目前,这类精准式诈骗个案的金额也越来越巨大,数额上百万或千万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在此,相关部门提示市民谨记十个“凡是”和“三不”原则防范诈骗。

谨记防骗十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凡是通知“家属”事先要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谨记“三不”原则

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犯罪分子进步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不因贪小利而受犯罪分子及其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关系人的身份信息、通讯工具、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坚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据悉,市民遭遇网络信息诈骗时可拨打举报电话“12321”向云南省通信管理局进行举报,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云南省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平台进行举报。

2

云南省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平台二维码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