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贸”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危机也是机遇。这是昆明在困境之下的新诠释。
面对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昆明坚守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并举之路;竭力完善口岸功能,推进通关便利化,引导开行昆欧跨境货运班列,拓展开放型经济;积极申报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推动电商下乡等商贸流通体系的延伸和完善。一系列攻坚克难之举,有力地推动了昆明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流通产业升级版
“昆明一向不缺乏优势产品,但缺少有效营销平台。”阿里巴巴产业带项目总监史统达说,把资源变资本,资本变实力和竞争力,是阿里巴巴与昆明合作的一个契合点。为此,在去年底,阿里巴巴·昆明产业带平台电子商务合作项目在昆正式签约,并启动了“昆明优势特色产品”的上线仪式。
上述双方将依托阿里巴巴的平台优势与昆明的产业优势及政策优势,致力于将昆滇优势特色产品,如花卉、食品、生物医药、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农副产品等,通过互联网领域全面提升“昆明制造”的影响力,为昆滇企业打造高效的网络营销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
市商务局表示,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昆明将继续加快电子商务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例如,推进高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和奥斯迪(昆明)电子商务交易产业园建设,与“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共建,争取电商交易数据、资金留在昆明当地,带动昆明电商产业上水平。同时,积极支持本土实体企业朝线上线下融合方向发展,支持本土电商平台做大做强。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将重点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互动、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流通产业升级版。按规划,将建立完善我市县、乡、村三级商贸物流配送机制,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合一及普遍服务的优势,着重解决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的商贸物流。至2020年,力争宜良县、寻甸县、嵩明县、富民县、东川区等一批县区纳入国家、省、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对外投资超11亿美元
除构建境内“互联网+商贸”服务外,昆明也在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据市商务局介绍,在开展与阿里巴巴等优势平台合作的同时,还建设了“1688进口货源平台”昆明站,依托昆明出口加工区,充分发挥其保税功能,开展跨境进口电子商务业务。
当然,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和服务;鼓励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外贸易。
“发展跨境电商只是昆明构建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部分。”市商务局说,比如,依托中国—南亚博览会,进一步打造与周边国家合作交流的平台;依托滇中新区、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腾俊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参与中国(昆明)沿边自由贸易区申报建设,进一步打造贸易便利化平台;参与泛珠三角区域、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与南亚东南亚的信息、贸易、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引导开通了昆明-成都-罗兹的首趟昆欧往返班列,这不仅填补了昆滇内陆地区直达欧洲的货运空白,这还标志着昆明跨境多式联运通道建设和国际物流发展再获重要突破。(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