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新区2016年工作会议提出
努力开创滇中新区开发建设新局面
昨日,滇中新区召开2016年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5年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会议提出,要立足新起点,奋战新征程,努力开创新区开发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连元作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滇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何刚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滇中新区牢牢把握发展大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稳步推进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尤其是在新区管理体制机制调整过渡期间,新区上下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拼搏劲头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状态,做到了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平稳对接、顺利过渡,为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推进新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2亿元,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0.5亿元,增长1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4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亿元,增长11.1%。
会议强调,新区当前正处于加快建设、打牢基础的攻坚期,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转型期,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新区上下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目标要求,科学谋划新区“十三五”发展愿景:2016年,紧盯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目标,大力实施“321工程”,骨干交通路网格局初步形成,综合保税区等龙头项目稳步推进,东风汽车等重大项目入驻新区,中关村等区域性品牌化园区启动建设,体制机制高效运转,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到2018年,以石油炼化、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商贸服务为重点的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优势产业集群初步显现,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以产聚人、以产促城、组团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融合联动、辐射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日渐显现。到2020年,基础设施成网成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突破2000亿元,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功能现代、产城一体、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初步建成,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
会议强调,实现新区“十三五”发展愿景,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2016年,是国家级滇中新区开发建设的起步之年和“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要做“前线指挥部”,每个部门要做“促进局”,人人要做“战斗员”,以舍我其谁、志在必得的决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321工程”,确保“一年打基础”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工作:科学谋划、规划引导,加快构建滇中协同、昆明统筹、新区管理、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基础优先、道路成网,加快实现基础设施成网成型成体系;连片开发、错位发展,加快将新区打造成为产城一体、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产业为本、集群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动对接、区域联动,推动新区发展联动周边、融入国内、接轨国际;政策支撑、人才为重,全力打造政策洼地、人才高地;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统筹兼顾、融合发展,共同构筑滇中区域生产与服务“双核心”,辐射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优势互补、要素联动、一体发展;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如期如实完成。
会议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为新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以开明开放的思想观念、务实进取的精神状态、担当有为的工作作风,推动新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保建彬、柳文炜、王春燕、吴涛、陈小男、李树勇等领导参加会议。(来源:昆明日报 记者贾献培 首席记者傅碧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