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
在稳增长中推进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
近日,西山区2016全区经济工作会召开。会上,西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西山区“两会”精神,回顾总结去年经济工作,进一步研究部署今年经济工作。
去年,西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沉着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西山区将全面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对经济工作的驾驭能力,脚踏实地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稳增长 去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前列
牢牢把握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和政策,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坚持每季度召开区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制定稳增长等一系列措施。西山区去年经济实现平稳发展。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居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跃居全市第2位,均实现了历史的新突破。
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年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性银行贷款承诺和财政棚户区改造资金850万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3000万元,实施30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一季度的8.3%、到上半年的8.5%、到全年的9%。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和10.4%。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原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各项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3亿元,增长15.2%。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2.2%,成为支柱产业。旅游业总收入116.79亿元,增长15%。
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西山区投入资金19.4亿元,建成西福路延长线、西坝路等15条14.2千米市政道路。新建、改扩建公厕8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建成保障性住房2688套。完成4个自然村8.5千米入村道路硬化,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81.3%。投入资金6528万元,完成里母高、茨沟花山坡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00件,完成12个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精简注册资本登记条件6项,实施“先照后证”审批改革148项,新增市场主体4399户。“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有效落实,减轻企业税赋2400万元。培育认定各类创新型企业52家,新增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和授权99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引进内资项目45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73.9亿元;引进外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招商引资储备项目达30个。
促发展 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要保持换档不降速的定力,必须紧紧盯住今年稳增长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在稳增长中推进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今年,西山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抓好重点产业发展。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重点选择成长性好、对全区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作用强的产业进行重点推进。
加快做强现代服务业。要坚持以打造国际化商务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打造一批以南亚风情第壹城、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为代表的商贸聚集区;引导发展一批以金马碧鸡广场餐饮街区、广福商业中心美食街为代表的特色美食聚集区。要依托云南报业、广电网络、出版集团和昆明电视台、昆明报业等省市重要文化机构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以创业设计业、现代传媒业、信息传输服务业等为特色的文化产业。要加快发展以医疗保健、中医药养生、生态体验等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着力打造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重点抓好金融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将来的昆楚第二高速,在长坡、团结、海口片区,大力发展以城市配送、建材家居商贸物流等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业。
加快做大新型工业。要进一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海口工业园区,打造精细磷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光机电等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做精都市型农业。要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全面释放农业潜能。加快提升规模化水平,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开发农业服务功能,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团结苹果、富善草莓等西山品牌,向“褚橙现象”学习借鉴营销经验。
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增加新市民住房需求,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要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积分落户改革工作,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把保障房建设和化解房地产库存有机结合。通过大力宣传西山的宜居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度假地产、休闲文化地产、养老养生地产,吸引高端群体购房租房,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由居住为主向多元化转型。
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开展企业运营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打好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鼓励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依托商务楼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探索打造小微企业孵化器;要突出抓好融资工作。要充分盘活利用好省、市、区平台公司的融资优势,用于支持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滇池治理、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推进,全面盘活现有的重点片区和项目开发,全面加快各项工作进度,支持经济平稳发展。要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优质项目招商引资储备库。
全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春雨路、绿荫大道等15条城市道路建设(改造)项目,加快昆明西公路客运枢纽站建设;要加快乡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帮扶要求和“挂包帮、转走访”措施,精准帮扶涉农街道发展滞后的15个社区60个居民小组,确保两年内实现发展脱困目标;要持续改善社会民生。继续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要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积极防范各种社会风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冲锋号已经吹响。西山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扎实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来源:昆明日报 记者姚丹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