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扶贫聚力 “攻坚拔寨”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12-16 09:45

53571450024772975

  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国“向贫困决战”的号角: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脱贫攻坚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2019年底前,昆明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帮助21.2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要走通这条艰巨的扶贫之路,就需要对近年来昆明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景式的回顾,对过往的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对新的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为此,本期理论版刊发相关文章,为昆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决心和信心。

  昆明市是集大都市、大农村、大山区、大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会城市,有东川、禄劝、寻甸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倘甸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以下简称“两区两县”),是全国有4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省会城市之一(其他3个为石家庄市、呼和浩特市、南宁市),加之东川、禄劝、寻甸同时又是革命老区(县),且禄劝、寻甸同属于乌蒙山片区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强调要以“两区两县”为主战场,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农房建设、特色产业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异地搬迁移民“五大工程”,2015年昆明市加快3个整乡推进、15个省级行政村整村推进和200个市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让6.8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贫困问题。同时,昆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周期长、含金量高、投入资金多、覆盖面广的扶贫开发政策,围绕“增投入、定政策,明路径、扶到户,抓改革、添活力,强督查、促落实”,突出重点,聚力攻坚,交出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4万人的满意成绩单,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精准配置社会扶贫资源,帮助贫困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力度之强、措施之实前所未有,昆明市在精准扶贫上作出了积极的示范。

  过去

  脱贫攻坚成绩斐然

  脱贫攻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各地贫困状况和脱贫任务各有不同,必须坚持因人因地“分类施策”的原则,提高扶贫实效。

  为此,昆明市围绕2019年底,以21.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8年底,全市贫困县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其中:2016年禄劝县脱帽,2017年寻甸县脱帽,2018年东川区脱帽,确保贫困地区总体上与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今后五年扶贫开发系列政策,明确了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路径。围绕整体谋划、社会扶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区域扶贫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实施周期长、含金量高的10多个文件,文件制定在以往的“五年规划”中创历史之最,明确了“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多年来,贫困地区的村民过着喝水靠井、照明烤火、出行靠走的生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本生活设施落后的问题不解决,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 

  2012年,昆明正式启动实施《昆明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以省市411个重点贫困行政村为主战场,围绕贫困村委会通公路、有房住、有水喝、有产业、有学上、有病能就医、有活动场所的“一通六有”目标建设,通过3年持续努力,全市411个贫困行政村基本实现“一通六有”目标。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特色产业基本形成,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年来,昆明市完成166个行政村通硬化公路2110公里,硬化比例由2011年的55%提高到去年的97%,460个自然村通简易公路2181公里,698个自然村通硬化道路1478公里,923个村庄内通硬化道路244万平方米;728个村通安全饮用水,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7万人;改扩建、新建校舍79所9万平方米;改扩建、新建卫生室78个1万平方米;建设活动室、活动场所335个15万平方米;完成五小水利建设439件,架设人畜饮水管道267千米,人饮水窖1215个。

  进入“十二五”,市委、市政府针对扶贫开发的形势变化,建立高位推动、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单位和企业“包乡帮扶”、市场化扶贫5个机制、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考核等一系列创新机制打造扶贫“新引擎”。    

  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的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使全市参与挂钩扶贫的单位数量达463个,是“十一五”期间140个挂钩帮扶单位的3.3倍,首次实现了对“两区两县”308个贫困村挂钩帮扶全覆盖。

  扶贫之路上,昆明日渐形成了一个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据统计,2011—2014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累计直接投入资金32432.44万元、援助物资折款3472.604万元;引进资金50821.9万元;引进技术572项,引进人才410人,协调劳务输出109825人;28786名党员干部帮扶73146户农户,捐赠物资折款1417.904万元,帮扶贫困学生21460名。

1 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