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乡镇设置3大类27个指标,权重合计100%。其中:扶贫开发成效权重占35%,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权重占比最大,达到45%,组织管理权重占20%。在扶贫开发成效中,农村贫困人口减贫率占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占12%。
二类乡镇设置3大类27个指标,权重合计100%。其中:扶贫开发成效权重为30%,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权重达50%,农村贫困人口减贫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都有一定比例的降低。
降低GDP考核权重的这8个乡镇,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共性:经济基础薄弱、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交通区位优势弱等。记者注意到,虽然对一类乡镇考核指标中降低了GDP指标权重,但支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仍在考核之列——固定资产投入及增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长率等。
不管是一类乡镇还是二类乡镇,一旦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党风廉政及扶贫资金出现重大违规违纪情况,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这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抓经济仍要按照以前的力度常抓不懈,但同时需要在生态保护上做得更好,项目引进把关更严,实质上是对GDP的质量和含金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新的测评办法对经济贫困、生态脆弱的乡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利于引导它们跳出原有的发展模式,转而在生态文明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等方面下深功夫。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整综合测评体系,旨在引导干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倒逼干部有所作为
按照考核办法,考核将以定量考核的方式进行。从今年起至2020年为考核期,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为好,考核得分排位在1—3位;B级为较好,考核得分排位在4—10位;C级为一般,考核得分排位在11—15位;D级为差,考核得分排位在16—18位。
对于考核等级为A、B级的乡镇,在下一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社会帮扶资金扶持上将予以奖励和倾斜;连续两年考核为A级的乡镇,会加大项目奖励力度;考核等级为C的乡镇,项目资金不增不减;考核等级为D的乡镇,则扣减专项财政扶贫资金。
此外,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考核结果,将作为乡镇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的评价运用,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县区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
可以预见,以《办法》为“指挥棒”,将引导昆明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真正把群众生活冷暖放在心上,全力以赴扶真贫、真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记者李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