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出台人才新政 5年后人才总量达177万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10-22 10:11

  实施教育优秀人才培养“万人工程”

  《意见》明确,在教育人才方面,将实施教育优秀人才培养“万人工程”,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到2020年,培养教坛新秀35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达到3000名、名班主任2500名、春城教学名师500名、名校长100名,引进教育人才400名。

  医疗卫生人才方面,分层次建立名医工作室、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学术流派工作室,建立一、二级学科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即到2020年,培养国内知名专家10名,省级知名专家100名,市级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000名。

  社工队伍方面,合理配置社会工作人才,逐步实现初、中、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合理配置。到2020年,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左右。

  法治人才方面,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强化政治理论教育,打造思想过硬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创新和落实法治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人员双向交流机制、设立大学生法律实践基地或工作站。

  民族民间文化人才方面,提供传承场所和传承补助经费、建立县区级传承人补助机制,鼓励开办传习馆,带徒授艺。

  文化创意人才方面,着力提高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搭建多种形式的人才成长和培养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基地,与社会专业机构合作,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形成多元人才支撑格局。

  开辟技能人才上升通道

  《意见》明确,将加大对外人才交流合作力度。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科技孵化器等引才载体建设,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海外特别是南亚、东南亚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探索建立“双向互通、学历互认、联合培养、多方共赢”的区域人才体系。

  我市将组建特殊人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对引进人才和职称、学历达不到要求但学术技术水平超群的特殊人才,进行评审认定,有效解决特殊人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职业资格鉴定等问题,并开展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型、创业型)聘任工作,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到乡镇连续工作满2年以上的,给予相应岗位补贴。

  同时,将开辟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技能人才可从企业技术技能岗位向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流动,在基层和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符合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条件的,可比照本岗位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考(招聘)。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可破格晋升为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

  明年起拟设外国专家“春城友谊奖”

  《意见》规定,将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提供快捷高效服务;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络员制度,用人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与培养、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改革,加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加大政府购买人才公共服务力度,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地方性行业规范。

  对于特殊人才和创新团队,允许特殊人才自带优秀助手,并不受学历、职称、身份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比例设置等条件限制。适当提高高层次人才生活补助和租房补贴标准,对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专技人才由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一次性奖励2万元。

  《意见》还放宽了在县及县以下单位工作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制定技能人才技能等级工资指导价位,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

  同时,拟设立昆明市外国专家“春城友谊奖”。从2016年起,每3年组织一次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商投资企业家以及积极招商引资的外方友好人士授予“春城友谊奖”,以昆明市市长名义签署颁发,并奖励人民币1万元。(记者杜托)

  来源:昆明日报


1 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