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2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朝着资本项目可兑换方向努力。
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不开放的交易已经不多,中国正在稳步有序向前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工作。
近期,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主要反映了境内银行、企业、个人等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部分外汇资产由央行转向境内银行、企业等机构及个人持有,如今年前8个月境内银行各项外汇存款余额增加569亿美元,其中8月份增加270亿美元。二是境内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增长较快。三是境内企业等市场主体稳步减少境外融资,有助于降低高杠杆经营、货币错配等风险。这些变化都属于正常的资本流动,在适度可控的范围内。真正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外方投资者仍在进入中国。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裕,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很高水平。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中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减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忧。
在回答关于中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等问题的提问时,习近平指出,利用外资是我们的长期方针。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吸收外资给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宝贵的管理经验、众多的国际化人才,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尊重非歧视性规则的国际营商惯例,遵守国民待遇等入世承诺,公平公正对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欢迎跨国公司同中国企业开展各种形式合作。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投资便利化,大幅度取消限制类项目,推动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及时解决外国投资者合理关切,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高效的行政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表明,中国依然是当前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有关中国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外资对中国失去信心的说法很不符合实际。2014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居世界第一,达到1200亿美元,连续23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今年头8个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853亿美元,同比增长9%。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同时也要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依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希望外国市场的大门也能对中国投资者敞开。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性政策,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