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改革快报第11期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09-25 10:57

  昆明改革快报
  第11期
  (总第33期)
  中共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28日

 

  柳文炜主持召开重要改革课题调研启动会议

  4月24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改革办主任柳文炜主持召开重要改革课题调研启动会议,安排部署今年改革课题调研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课题调研的重要意义。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开展改革课题调研,既是谋划改革的重要方法手段,也是推进改革任务落实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改革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市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紧迫,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课题调研,进一步理清思路、主动谋划,瞄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找准改革的症结点和突破口,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谋定而后动。各牵头单位要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此次课题调研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深入思考,紧扣市委中心工作,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紧扣全市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突出改革主题,厘清调研思路,抓紧完善课题方案,细化实化调研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圆满完成好所承担课题的研究任务。
  二要把课题调研贯穿到改革工作的全过程。改革不是“一锤定音”,是一个需要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思考、研究完善的过程。无论是改革方案的制定出台、推动落实还是成效检验,都需要把调查研究贯彻于改革的各个环节,及时研究谋划和分析解决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首先,要抓好改革前的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研,把精神吃透、情况摸清、问题找准,为改革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制定高质量的改革方案奠定基础。其次,要抓好改革中的调研。加强对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改革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三,要抓好改革后的调研。对改革方案实施后的成果开展调查研究,采取科学客观的方法,评估改革举措是否落到实处,是否解决问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惠及人民群众。
  三要着力提高调课题研的质量和水平。开展课题调研,要善于把握科学方法,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努力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精准把脉、精确制导,找准找实课题调研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到贴近政策、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有的放矢。要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创新调研的方式方法,把实地调查、座谈交流等传统方法与“大数据” 运用、网络调查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学习借鉴市内外成功经验,确保调研成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提高调研的可操作性。要着眼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提一些务实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建设性的对策措施,为市委、市政府推动改革工作提供重要参考。要提高调研的实效性。坚持质量为上、研以致用,严把课题质量关,注重成果转化,努力把每个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形成政策性文件,把思想智慧转化为推动全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要切实加强课题调研的组织保障。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要精心组织实施,保障课题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要加强领导。本次课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全市重大改革任务,共安排了20个重要改革课题,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5月初正式开始实施,原则上9月底前完成。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尽快抽调懂政策、会分析、能力强的干部,组建课题组,尽快拟定课题调研提纲,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按时按质完成课题调研任务。要强化保障。市委改革办要做好统筹协调、进度把控和服务保障,抓好课题的中期评估和最终评审。各牵头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课题调研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要改进作风。课题调研要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细则,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课题调研工作。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