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改革快报第9期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09-25 10:21

  昆明改革快报
  第9期
  (总第31期)
  中共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22日

  一、西山区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二、东川区“三强化”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
  三、晋宁县解决农民工问题出新招
  四、寻甸县“四保障”促“营改增”见实效


  一、西山区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一是“保姆式”帮扶。派出专人开展巡查及政策宣传,对符合优惠政策的企业做“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二是“零距离”服务。推出“工商流动”服务车,分层分类开展流动便民服务;拓展电话、网络等预约服务渠道,实现后台远程服务;实行“打包审批、一次办结”上门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三是“订单式”引智。联合诺仕达集团与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合作培养117名技能人才,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四是“输血式”培育。强化大学生创业园及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助保贷”等资金扶持,明确区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民营企业比例不低于70%,民营企业用地不少于当年建设用地面积的50%,切实破解融资难、审批难等制约因素。2014年,西山区新增私营企业3487户,同比增长50.17%,新增注册资本159亿元,同比增长169.32%。(西山区)
  二、东川区“三强化”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自2013年以来,东川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一是强化标准,规范预算编制。制定出台《东川区全口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暂行)》,认真编制全口径预算的“四本账”(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资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九张表”(上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本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算表等),做到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一个盘子。对政府性债务统计实行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计划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同时,将实现利润收入的区属国资企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用于支持企业正常运转,确保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二是强化监督,严把预算质量。制定出台了《东川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民政府财政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办法》,对预算的审查批准、预算调整、预算执行的监督、决算的审查监督等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及执行情况、政府特许经营权益管理使用情况等15项监督内容。遴选人大代表组成工作组,对政府预算进行常态化监督。改革初审人数、审查时间、审查范围和审查方式,不断促进全口径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了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强化执行,建立预算制度。从今年开始,对教育、卫生、司法、农业、林业、水务等重点预算部门实行全口径预算,推行“借智审查”,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采取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让财政预算公开在阳光下,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完善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东川区)
  三、晋宁县解决农民工问题出新招。晋宁县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采取“一机构、两严格、三落实”举措,着力解决建设领域劳动用工不规范和工资支付难问题。 “一机构”即:组建专门机构,妥善处理农民工工资支付及劳动用工等问题。“两严格”即:一是严格责任分工。对工资支付保障、两金缴存、劳动合同管理、工程款清欠、建设领域劳务分包、建筑市场准入、从业人员管理、项目立项、资金审查、立案查处、应急周转金制度建设等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各部门责任。二是严格审查。对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审查,防止配套建设资金不落实或任意扩大建设规模现象的发生,对建设资金不落实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或开工许可。“三落实”即:一是落实项目施工现场农民工实名制、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二是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的监督管理;三是落实劳动保障犯罪案件移送工作衔接沟通配合机制。以上措施的执行,规范了建设领域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遏制了劳资纠纷,有效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晋宁县)
  四、寻甸县“四保障”促“营改增”见实效。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的调研小组,深入实地进行调研,摸清底数,完成户籍信息采集和录入。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制定“营改增”相关政策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技术保障,组织人员到企到户培训辅导,确保纳税人按规定和要求正常开具发票。四是加强舆论保障,运用网上征纳互动平台、税企QQ群、微信群等新型传媒工具,广泛宣传“营改增“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营改增”税款入库3006万元,“营改增”工作进展顺利。(寻甸县)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