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09-24 11:17

  2014年9月22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定了今年20项重点改革事项,当前全市最为紧迫、各方最为期盼、条件相对成熟的20项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年内就要看到实效。

  一批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即将出台,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即将陆续推出,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一场深刻变革在春城大地孕育迸发。

  不改不行 改慢了也不行

  “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因此,昆明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在深化改革的问题上,市委异常清醒。从昆明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既是破解发展难题、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一招,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昆明既面临着国家“一带一路” 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双重机遇,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双重挑战;既要承担做大经济总量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更要承担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火车头和排头兵的双重使命。

  与改革初期相比,昆明正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攻坚克难阶段。从外部来看,2013年,昆明经济总量在西部排名第3位,大约是成都的1/3、西安的70%;对南宁、贵阳等城市的优势正在逐步缩小。在省内,尽管昆明经济独占鳌头,但各州市的追赶势头越来越强劲。从内部来看,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仍是最大的现实市情,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产业支撑乏力,内生动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滇池治理形势严峻,社会矛盾多发易发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和差距,表面上是发展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的差距、改革的差距。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冲破桎梏、革除积弊,以自我革新的巨大勇气触动利益、较真碰硬,坚决打好改革攻坚战,为推动昆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万事开头难,只怕肯钻研。

  市委第57次常委会会议研究讨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意见,审议通过了《中共昆明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名单,拉开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探索符合中央精神、体现云南实际、具有昆明特点的改革举措,争当全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创新探索的先行者。

  会议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以及职能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委改革办”),作为常设性工作机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9个专项小组,负责研究相关领域的重要改革问题;协调推动有关专项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意见”特点鲜明,操作性强:以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为统领,力求体现昆明特色,在说“普通话”、“云南话”的同时,也讲了更多的“昆明话”;紧扣昆明发展,力求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如针对产业发展不足,提出优化投资结构,消除非公经济发展壁垒,吸纳各类资本参与产业建设等内容;彰显昆明特色,推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从3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创新的要求,进一步体现了昆明特色;力求凸显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的保障措施;加强改革时间和步骤的衔接,准确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

  真刀真枪推动改革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拿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冲破藩篱,勇往直前。

  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从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架构,到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再到研究部署重大改革事项,市委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牢牢把握改革正目标,一步步精心谋篇布局,为全面深化改革引领航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会议召建章立制,审议并原则通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和改革办工作规则,以及各专项小组名单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提出要确保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好局、起好步。领导小组办公室、9个专项小组分别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提出本领域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各专项小组和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清理行政权力公开行政权力清单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实施办法》等31个文件,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1 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