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薪酬改革将促进国企管理现代化

来源: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网日期:2015-09-24 09:18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将迎来一次“深水”改革。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9月14日日表示,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向一直备受舆论关注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开刀,将有利于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从透露的信息来看,如果说“相匹配、相适应、相挂钩”是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路,那么在具体操作上,此次薪酬改革可以归结采用“双轨制”的办法——一方面将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另一方面,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上述办法首先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一直以来,部分国企高管不但有行政待遇、行政任命,同时又是企业的老总。他们在不想放弃行政级别的同时,又想拿市场化的工资,这很容易导致高薪的形成,而“双轨制”触及的正是国企高管亦政亦商的核心问题。另外,人社部也明确表示,对部分收入过高的企业,继续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
  此外,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将促进国有企业效率提高。在薪酬激励制度的有效性已被世界各大公司等社会机构证实的当下,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就代表着企业管理已经成功一半。薪酬激励将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不但有利于国企吸引人才,也可以提高已在国企供职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该机制还考虑了退出机制,也就是对未完成约定目标任务、考核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将予以解聘。
  国企薪酬制度“双轨制”改革,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改革还将打破国企中部分工作人员“铁饭碗”的心态,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在中国分配体制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回忆中国的历次改革,“双轨制”都是改革的过渡阶段而不是最后形态。可以预想到,此次改革的最终结果势必将是薪酬体制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在这样的预期下,国企“盈亏”问题终究要受到市场考验,这无疑将让国企员工紧张起来。
  在诸多好处的基础上,国企薪酬制度改革还需要注意的是,确定不同行业、不同级别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以及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薪酬支付办法。在此基础上,完善薪酬监管制度,让国企薪酬制度更加完善、透明。
  从西方的经验看,如欧美企业高管薪酬与个人能力挂钩,考核指标包括高管对企业的价值,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等,并参考同行业或市场的薪酬水平,且建立了企业薪酬委员会,行使监督职能。
  当然,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相信上述细节将逐渐推出,使整个薪酬体制更加合理,进入良性循环。
  同时,我们更应当认识到,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既能促进政企分开,又兼顾公平与效率,还能打破“铁饭碗”心态,这将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都市时报网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1号